序品第一
眼。妙光菩萨智慧第一,故能为世间眼。受持、有境界受、自性受二义:闻此一乘妙法领之以为境,为境界受;复因信解以证于自心,为自性受。由能受,故能持也。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
此颂唱灭异即也。诸法实相之义既已尽说,则应化已毕,故应示寂。又佛入涅槃,亦有警众觉悟之义,令勿恃佛久存恒自懈逸也。悲恼、非世情之悲恼,以佛为世间之光明,一入涅槃,如昼无日,如闇无灯,众生失导,故可悲恼也。
“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
此颂当成佛记也。前既警众生之放逸而入涅槃,此复慰众生之悲恼而示授记。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此颂现入涅槃也。以上颂受用大因已竟。
辛二颂灭后行化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此颂摄取诸佛转法錀因。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
此颂善坚实如来法錀因。
“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
此颂能进入因。
“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曰名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
此颂忆念因。仙、指舍离愦闹、寂静修行之沙门言,非指神仙道之仙。
己二颂古今相即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今佛放光等于往昔,是即佛之方便,欲以显发诸法实相难显之义也。
丙三劝诫听法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求三乘法者,或疑、或悔,约有三种:修小乘之初心菩萨,谓佛以小乘示我,遂自疑不能成无上菩提。修菩萨乘者,复疑大乘法为我等所独有,非小乘人所堪。已证小乘果者,复自叹所证尚非究竟,悔未由大乘法修入。此三种疑悔,皆当待佛以大法为之除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