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心经讲记(纯果法师著)
:一切诸佛法,智慧及戒定,能利益一切,是名为菩提。其心不可动,能忍成道事,不断亦不破,是心名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这二句,是显菩萨功行。现在〈观自在菩萨〉因依得般若波罗蜜多,所以才能功成理显,故得心无挂碍。无挂碍,就是自在义。因自在,就没有业缚。因没有业缚,所以才得心无挂碍。故《大论》云:无碍智者,菩萨得般若波罗蜜,于一切实不实法中无碍。得是道慧,将一切众生令入实法,得无碍解脱,得佛眼,于一切法中无碍。又〈布袋和尚〉歌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现在众生不能了达诸法空,所以心是有所挂碍。因其有虑此虑彼,诸忧悲苦恼等。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者,恐怖,即诸恶境,菩萨既得心无挂碍,而诸恐怖境界,自然消灭。《大论》云:见有则恐怖,见无亦恐怖,是故不著有,亦复不著无。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二句,正明证果。远离,如《大论》云:远离者,是空之别名,菩萨得般若波罗蜜,于一切法,心皆远离。又《大般若经》云:佛言:修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并非定要居其山岩石窟,及阿练若,独坐远离,修远离法。修远离法者,谓离烦恼恶业,离声闻独觉。作意勤修般若波罗蜜多,及诸余殊胜功德,即名真远离行,非一定居其山林旷野为远离也。若果能离恶业烦恼,离二乘地,专修般若者,不论王都城邑聚落諠杂之处,皆可居之。颠倒,失真曰颠,逐妄曰倒,是说众生迷失正知正见,背觉合尘之谓。如《大般若经》云:若谓心生,是谓颠倒,谓心不生,亦是颠倒,若能通达心及心所俱无所有,则非颠倒。又《大论》云:若能如是行无行法,皆无所得,颠倒虚妄烦恼,毕竟不生,如虚空清净故,得诸法实相,以无所得为得。梦想,梦是梦寐,想是妄想,《大论》云:梦非五情所知,但内心忆想故生。又《善见毗婆沙律》云:梦有四种:一、四大不和梦。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不和梦。二、先见梦。谓日间先见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梦,犹如日间所见,是名先见梦。三、天人梦。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梦,令其善根增长,若人作恶,亦感天人为现恶梦,令其怖恶生善,是名天人梦。四、梦想。谓若人前世,或有福德,或有罪障。有福德者,多思想善事,则现善梦。有罪障者,多思想恶事,则现恶梦。是名想梦。又〈莲池〉《竹窗随笔》云:梦以想成,古云:处世若大梦。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云若云如者,不得已而喻言之也。究极而言,则真梦也,非喻也。人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自老而死,俄而入一胞胎也,俄而出一胞胎也,俄而又入又出之无穷已也。而生不知来,死不知去,蒙蒙然,冥冥然,千生万劫而不自知也。俄而沉地狱,俄而为鬼为畜为人为天,升而沉,沉而升,皇皇然,忙忙然,千生万劫而不自知也。非真梦乎!所以梦者,迷也。其实凡属于梦,都是幻化不实,是由众生妄想而成。古人说:至人无梦。我们现在不但夜间作梦,而且日间所作的事也都是梦。总之众生一日未能醒悟,一日都在梦中的。究竟涅槃,究竟,如《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究竟位,谓妙觉佛证此果位,是极清净,更无有上,故名究竟位。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灭。又德备尘沙曰涅,体绝相累曰槃。此是究竟无余涅槃,如《传心法要》云:只教你莫觅,觅便失却。如痴人山上叫一声,响从谷出,便走下山趁。及寻觅不得,又呼一声,山上响又应,亦走上山上趁。如是千生万劫,只是寻声逐响人,虚生浪死汉。汝若无声,即无响。涅槃者,无闻无知无声,绝迹绝踪。若得如是,稍与祖师邻房也。又《大涅槃经》云:涅槃四种大乐: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目录 > 心经讲记(纯果法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