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性本善__学习心得02
个蜡烛的光就不显了。晚上它能显出来,但是你在白天烈日当空的时候,你点个蜡烛等于白点。你点无量亿的蜡烛也是白点,烛光都悉不复现,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其有瞻仰如来身者,莫不目眩』,他们看到佛的身相光明看得目眩,目眩就是他的眼睛都看到目不转睛,都被佛光、身相所吸引,眼睛就有点晕了,看不过来了。这是如来本性光明显曜,所以有这样的功德,这么样的殊胜。实际上我们要知道,佛的光明如此,我们每个人本性光明也如此,不要以为佛光这么厉害,我们就没有光。其实我们真的有光,本来本性平等,诸佛平等,我们众生跟佛一样。我们为什么不显?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是被妄想分别执着给挡住,把我们的眼睛给挡祝我们本来也放光,跟如来一样,现在看不出来,现在冤枉,变成这么可怜兮兮的。下面佛又讲到,讲完佛光的身光相好,又讲菩萨。
【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
这是讲大菩萨他们的身相光明,『汝』就是佛对龙王讲,龙王你再看看这些大菩萨,大菩萨他们也有『妙色严净』,很美妙的色身,「严」就是庄严,「净」就是清净,菩萨的相好也是不得了。前面那一段讲佛身,它是代表性德,性德是无比庄严美好,这一段讲的菩萨的身相,代表修德;性德要靠修德来成就、来显现,所以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能够这样去修,按照五戒十善一直这么修,这部经后面特别讲到,菩萨带着十善业道来修六度,他们看来也是修行建立在十善业道基础上。所以,他们的福德也离不开十善业道,他们的身相也能够妙色严净。
这个妙,你说妙在哪里?他的色相跟我们色相不同的,比我们妙的妙在哪里?如果有色相的概念,那就不妙了,你看《金刚经》里劝导我们,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让我们离相,你着了色相,当然就不妙了。所以,这个妙字的意义,是劝导我们要离开妄想分别执着,对于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外界的五欲六尘,不能起心动念。凡夫遇到外界环境总会起心动念,外面随顺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贪爱之心;不随顺自己的意思,违背自己的意思,他就起瞋恚心。你看,贪爱跟瞋恚这就犯了十善业里的两条,意业里头的贪、瞋,这是凡夫,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菩萨随顺的是性德,他不随顺烦恼,所以他就妙。儒家讲的「止于至善」,至善是指性德里的善法,止,止就是随顺,住在性德、至善里面。所以,十善讲的都是性德的本善、至善,菩萨能随顺,所以他也能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种福德是修德所现,前面的这些身相是性德自然显现,当然要通过修德去让性德显现。请看下文:
【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
这句话讲到『天龙八部』,刚才讲佛菩萨他们的身相光明,这是修十善业,他有无量亿的福德来成就。「天龙八部」这些大会的众等,包括那些『大威势者』,他们也是修十善业福德所生。「大威势」,威就是指威德,势就是势力,现在我们看世间各行各业都有领导人,一个国家有总统、有主席,他们是大威势者。他们都有福德,这些福德哪来的?宿世修善积德。这里讲的「诸天」,诸天讲的是天王,天里面的大威势者。天有很多层天,每一层天里面都有天主,还有龙王、八部,这些都是六道里面有很大威德的众生。他们都是因为宿世修善,当然他们修善,福德没有圆满,或者有缺漏,所以不能够成为佛、菩萨,他们变成还是凡夫。
你看在传记里面就记载着,安世高大师,这也是一位译经的大师。他有一位同学,在共亭湖里面做龙王。这个龙王他前生跟安世高是同学,一起修行,为什么堕到龙王里面?因为他前生也是一个很有修行的法师,明经好施,明经就是懂得教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