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的现代意义
善,提供了一个解脱路径,指出了一条如何对治烦恼的办法,也使其主张具有了人类社会普遍性的现代意义。因为人们所有的烦恼和思想不如意,皆是每人自心所造成的,如何去化解烦恼和获得精神的解脱,获得本来面目,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和去掌握的一种重要方法。修行是一个重要方式,但是转换思维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世界本来就是俱足的,万事都是无亏无欠的,还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最上乘的做法。换位到人类的精神境界思考,人心本来就是清净的,我们之所以会迷惘,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清净本性,所以才造成这么多的颠倒认识,才有了这么多的精神疾玻因此要想解脱,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认识,就像如鸭饮水,冷暖自知,任何外在的帮助或方法都是有限的,主要的还在于你自己的努力。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真如是超越于万事万物的最高境界,也是万法的实相,是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还是人的自性本性,是从心中流出的一种认识超越,当你一旦达到这个境界时,世间的所有一切烦恼,万事万物所带来的困挠,顿时将会一扫而光,整个世界将会变得非常狭小,诺大的世界尽在心中,因你的存在,万法会为你所用,世界将在你的视线之中,心量广大,成佛指日可成。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禅宗南宗禅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的现代意义是显明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因为它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抓住了人类精神生活的要害,因之在它出世以后,就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欢迎,不仅佛教界内部一改风气,南宗禅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而且在整个社会,特别是在士大夫阶层中也引起了反响,同时也影响了后来中国正统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得就益于《坛经》的心性思想。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思想是中国佛教禅宗为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思想解放做出的一大贡献,到了今天仍然具有其重要的价值,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平安相处的理想社会,而要将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实现,人心向善,消除偏见,反求诸身,自我调整是必不可少的。《坛经》所提出的顿见自性,见性成佛的思想,可以让每一个人自觉心安,去除烦恼,扩大胸量,由迷进觉,得到超越,最终用一个博大的超越精神去坦然面对整个世界和人类,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意义,更加圆满。
五、结语
人类历史已经走过了数十万年。在漫长的人类活动历程中,人们始终在寻找解决人类精神矛盾的方法,付出诸多的努力,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宗教思想则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宗教思想里面包含了一些常态的主张,能够为社会提供有用的资粮,使之具有存在价值和现代性,因之不为时代所变化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宗教思想的现代意义。中国佛教界人士也积极参与了这一历史上壮观的活动,同样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坛经》就是中国佛教徒对世界宗教与世界文化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由于《坛经》包含了丰富的现代性思想,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能够适应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的需求,因此它能够在创生以后一直流传下来,受到广大佛教徒和社会人士的重视与研习,这就是它的现代意义所在。慧能提出的佛性平等的思想和明心见性的主张,契合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众生的精神疾病和心理误区,乃至包括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指导意义与帮助的作用,直到现在仍然显示出其生命价值,我们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坛经》的现代意义仍然会不断受到人们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