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禅
度来怀疑、来探讨,那就是一个操作的问题,而不是态度的问题。所以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什么呢?讲台上面的标语牌上写有四句话: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我觉得这四句话概括了佛法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一个真正是要投入佛法的人,就要在求真的态度上建立起对佛法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自己还没有办法抉择的问题,就要以佛法、以佛陀的言教来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尺度和标准。古人将此称为圣言量,以圣言量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标准。这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正确的态度。所以,建立正信必须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第四中道的问题。前面讲的有事有理,有学有修,有因有果,最后要归于中道。归于中道,就是不偏于一边;归于中道,就是真空妙有。昨天下午,明海给大家讲了《六祖坛经》里的三无。我觉得他讲三无有点体会。我再提醒大家,无注无念、无相,这个无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无不是有无的无,所以他说无注无念、无相就是如是注如是念、如是相。如是者,如其本来也,此即中道。所以我觉得他讲的有一些体会,说明他对《坛经》有思考。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六祖坛经》的一些根本问题,这个三无是《六祖坛经》里的根本思想,如是注如是念、如是相就是中道。
我对这几天的讲法,就作这一简单的小结。下面我用很短的时间,讲讲《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这次生活禅夏令营授课的内容是围绕《六祖坛经》来展开的。我在七、八年前就说《六祖坛经》是佛法的一个大宝藏,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也是指导我们人生生活的宝典。我们能够真正吃透这本《坛经》,然后依之而行,可以说学佛的大事就完成了。关于《六祖坛经》的种种问题,写出来的书和研究的文章,要比《六祖坛经》本身的字数超过一千倍。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是肯定它还是否定它,说明人们都是很重视这本经典。
昨天有位居士说,毛主席逝世以后,在他的床上找到一本《六祖坛经》。还听说毛主席生前外出的时候,有两本书是一定要带的:一本是《金刚经》,一本是《六祖坛经》。最后由于毛主席建议,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的十本哲学著作中列入了《金刚经》和《六祖坛经》。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来对待这两本经,应该说毛主席是最有远见的。正是因为有见地、有见识,他才选准了这两本经。毛主席认为《六祖坛经》是把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顶峰的一本著作。他是这样来评价《六祖坛经》的。当然他的这个评价如何我们不去管它,至少他是在这本经书上面下了功夫的,这一点应该肯定。毛主席重视《坛经》的事,赵朴老给我们讲过这么一件事。在文革以前,毛主席到广东视察工作的时候,省里的领导干部在一起开会,他就出了一个题目来问大家:广东在唐朝出了一个最大的唯心主义的哲学家,你们知道是谁吗?所有在场的领导干部都说不出来,只有当时任省委书记的陶铸知道,陶说那就是六祖慧能。接下来毛主席又问:他有一本著作把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发展到顶峰了,你们知道是哪一本书吗?大家依然不知道,也只有陶铸知道,陶说那就是《六祖坛经》。毛主席说你们要好好地看这本书,了解这本书。毛主席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可能是抱着要知己知彼的态度,所以才认真地研究这两本书。当然也有可能有另外的用意,他也要从这些哲学著作中来吸收有用的成分。应该说这两种可能性是同时存在的,否则他不会推荐这两本书作为中国十本哲学名著的内容。可惜的是在我们哲学界真正了解《六祖坛经》的人太少了。这是从不是属于同一个思想范畴的大哲人——毛主席来看他是怎样评价这本书的。
在我们佛教内部来说,千百年来无疑是把这本书和佛的经典等同看待的,因为中国高僧大德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