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所启示的自我教育
的本意

    凡读过六租坛经的人,大都知道:全部坛经里所反覆讲述的,不外教人对自性的体认与提升。二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遥六祖慧能这一套论旨,跟我国其他的佛学经典,是有很大差别的。凡读过坛经的人,不免要感到许多疑问:为何六租要特别强调自性?自性的提示,跟中国的人文思想有何关系?这对中国的佛教思想又发生如何影响?今后的自我教育应该有何合理的取向?凡此种种问题,对坛经有兴趣的人,都希望获得解答的。

    首先,从中国佛学思想的演进说起。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国,到了唐代贞观年问,已历四百余年。初期的中国佛教,为了奠定教基,宣化教义,僧众们多在翻译经典,探研经文下工夫;或建立寺院,厘订规律以奠定基矗这样一来,佛学的研求,只拘泥经文,讲解佛典,在人心的外面兜圈子,却忽略人们一颗活生生的心。这当然不算是探研佛理的理想做法。

    六祖慧能虽不识字,亦未受过正规的佛学教育,但这样反而使他能够保持一颗清净心,一颗具足的心,说出他坦诚的话来。吴经熊先生曾说:坛经并不是一本绞脑汁的学究之作,而是出自于一位真人的肺腑之言。其中一字一句,都像活泉中所喷出的泉水一样,凡是尝过的人,都会立刻感觉到它的清新入骨,都会衷心的体验到它是从佛性中流出的。只有佛才能认识佛,也只有佛才能知道自己心中有佛性,知道一切众生心中都有佛性。

    吴先生这一段话,真的能够把慧能为何要说坛经的本意说了出来。坛经,并不是根据那一部佛典的内容来讲解的,也不是继承佛门那一宗派的学说,它完全将个人对佛理的感悟直陈出来,同时也唤起人们要能自悟。人要能自悟,完全靠自己内心的体验。须知外在的东西,只是自我的一种反应;外在的教理,亦只是自性的一种回响。不执着这种反应和回响,自我才能超越,自我才能永恒。

    六祖慧能这种体认人性的说法,很符合达摩初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原意,且更能把禅学的精义发挥尽致。本来,在东晋时有位高僧竺道生亦存有此种思想,它可说是中国早期的禅学思想家。竺道生在佛学上有两大创见;一是认为阐提也有佛性(闸提者,是断善根,难成佛的人),一是顿悟成佛。他认阐提也有佛性,那是肯定人性的尊严,人人都可以成佛,这与人人都可为尧舜的说法是同义的。顿悟的意思,即认定义由心起,法由心生,倘能够当下体认,即可获得真切的义解。故佛理不用向外在的文字去寻求,而是从心中生起。此即是将佛所说的,和我心中所感受的,不分内外,融会为一,悟到了这种境界,佛即是我,我即是佛,所谓见性成佛,当下即是。竺道生这种顿悟说,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禅学思想。惟因当时,老庄思想正风靡了士大夫阶级,竺道生所倡导的顿悟说,却未能与当时的老庄思想相抗衡,且竺道生之后,很少有人论及于此,所以他的影响力并不算大。

    慧能在佛学思想上可说是一位天才,他能把握重点,融合儒道,直透本心。我们从坛经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体系内,含有浓厚的儒家思想,也含有浓厚的老庄思想。而他对佛法最重要的,便是自性的发现与寅贱。禅学中所谓戏、定、慧,不过是实践自性的一种手段而已。依慧能的看法,人类的性灵是从自性的智慧源泉涌现出来,并无一定的阶段可分。一切都靠自觉以反照自己。人在自觉之后,性灵自然超越,不落窿俗,唯有这样,自己才能开发智慧的源泉,人生才可享受到自由和平静。

    所以六租慧能的坛经,是扭转中国佛学思想的一部经典,它不仅接受印度的佛学思想,并且根据中国的文化背景,将它融化为已有,使它成为中国化的禅学思想。因此我们可以说六租是一位禅学的创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所启示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