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试论《坛经》的伟大优点与学习
内运动。眼识自种能生眼识,眼识复熏成眼识自种,始终是眼识的种现熏生;耳识的自种遇缘生起耳识,耳识复熏成耳识自种,虽时时新新而非故故,但始终是属于耳识的种现熏生。其它诸识及一切色法的种现转化,亦始终各自在自身范围内转化,相似相续,永不越出其自性的范围。种子六义云引自果就是这个意思。《坛经》中说阿赖耶识中自性若正,生十八正而为出世清净法;自性若邪,生十八邪的世间染法的那种自性,实在就是指阿赖耶识自性缘起的自性来说。因为人们若有我法执熏成的二取习气在赖耶识中,便使阿赖耶识中眼等六根、色等六尘,及眼识、耳识等六识的十八界自种,受其影响而为能生十八界染法的世间;若修行破我法执,断除二取习气,则第八识中十八界法的种子自性清净,即能生起清净的十八界法,而为出世间。这里不能把自性当作本性解,更不能把它当作真心解,因为本性或真心都是始终含清净义,怎能说自性有邪与正的差异呢?《坛经》中所讲的自性依如上所说两点,灵活理解,方契六祖本怀,学人慎之!

    三、修学要点

    从以上所举《坛经》内容上三大优越特点来看:其一,顿悟见性法,是以少方便,速证菩提的殊胜方便,学人依而行之,速得解脱,于现生中即见法身,证得涅槃,可作导师,广度众生,在无穷的未来,必得转依,成就无上佛果。其二,不取不舍的成佛妙道,学人遵而行之,即是悲智等运、福慧双修的大士行,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三,彼此对待,展转相因,不落两边,速入不二法门的中道,学人遵而行之,即能宗说兼通,法心二印交相辉映,威德无边,至真至善,微妙难言。《六祖坛经》有如是三点难可思议的优越性,当今来世弘法者,应当努力弘宣,以光法门,而广度迷情;有志于学佛的人,更宜夙夜匪懈,精勤修学,以求自在解脱。

    怎样按《坛经》修学呢?其要点有三:

    1、《华严经》云: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解深密经》佛告弥勒修习止观,必须以菩提大愿为依为祝故学佛必须先发大愿,努力追求,才能有大勇气,直往无前地精勤修学,特别是学六祖顿悟禅,除发大菩提心外,还要立下誓愿,速求开悟见性。

    2、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大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唯能入。《金刚经》也一再指出对《金刚经》言说能深生信心,当下开悟生般若慧。故学人首须对《坛经》所说的顿悟见性坚决忍可,信心清净。

    3、《定慧品》言: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般若品》又言: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知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其它地方也反复说无念即是般若三昧。为什么在顿悟见性方面,无念的功夫有如此重要呢?因为这里的无念不是说百物不思,一念不起,而是说要在念真如本性的正念上离一切虚妄分别的杂念。故六祖说:言无念者,于念而离念。又说: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因为世出世间染净诸法无一不是此有故彼有,求其定性了不可得,既无定性,则一切如幻,没有丝毫的实物可以言说分别,通达这一点,就是般若正见;把这一般若正见坚持不移,明记不忘,即是般若正念,也就是念真如本性之念。心中默默守此正念,经常坚持,自能于度众生的现实生活中,无论对衣食住行,视听言动诸境不起执著,即时外不著境,内不著心,亦不著空,而心无所住,当下即得于法不迷,而自在解脱。故六祖云: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著境生灭起,如水起波浪,是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是名为彼岸。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能够坚持缘起性空的观点,念真如本性的正念,自会于境当体即空,而即时解脱。此中所说见性方法最重要的三点,务希学人深入领会,坚持心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试论《坛经》的伟大优点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