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禅,第一种就是「愚夫所行禅」,第二种就是「观察义禅」,第三种「攀缘如禅」,第四种叫「如来禅」。「愚夫所行禅」是什么呢?「愚夫」就是愚痴凡夫,愚痴凡夫所修的禅,「愚夫」就是代表外道、凡夫,及二乘所修的,全都称「愚夫禅」。「楞伽经」里面说,这种禅是「依于人我无性,自共相计著,不离于想」这样的禅,这个非常深,所以稍稍讲一下就好,如果你要深入来讲,我有「楞伽经义贯」你去看这一部分,在第三卷,「楞伽经」第三卷有讲到四种禅,大慧菩萨请问如来四种禅。再来是「观察义禅」,「观察义禅」就是「离人无我,自供相计著」,这种叫做「观察义禅」,这种是「权教菩萨」所修,「权教菩萨」这「菩萨」两种,一种是「实教」,权教菩萨所修的,是比较不究竟的「禅」,就叫「观察义禅」,这离人无我和自共相计著,第三种就是「攀缘如禅」,这是「实教菩萨」所修的,实教菩萨所修的就是究竟的,但是他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就是「如来禅」,佛如来的自行境界,这是最高的,还有一种禅叫「祖师禅」,「祖师禅」是后代的人说的,像达摩祖师所传的这样之法门,称「祖师禅」,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是「禅」,你们就会有一些的观念,另外就是「禅」一般都与「定」有关系,「习禅」就好象「修定」,可是要注意,禅宗的「禅」不是「定」的意思,其他的「禅」大部都是,「定」的意思,尤其是「凡夫外道禅」,但是禅宗的「禅」主要意思都是「悟」,是「悟」的意思,所以「禅」就是「悟」。如果是外道的「禅」,就是「定」的意思,所以称为「禅定」。如果「禅宗」的禅就是「禅悟」,是「悟」的意思。所以如果你习「禅宗」,就是要求「悟」,这「悟」又有很多种,有「大悟」、有「小悟」,也有「大徹大悟」,「大徹大悟」就是「究竟」,成佛的时候就是「大徹大悟」,「小悟」就是一般在修行时,有「破惑证真」就是「小悟」。「悟」一般有三种,「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小悟」,即使是懈悟」也要「破惑」、「证真」,「小悟」就是局部局部很小的;「大悟」就是范围比较大;「大徹大悟」就是全盘的。可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说「他悟了」,或是「有一天我悟了」,这是不可以讲的,有人说「我悟了」,其实他的意思是「我了解了」,「了解与悟是不一样的」,了解是「知见」,只是知道而已。「悟」有这三种,另外还有三种,称为「解悟」、还有「行悟」,还有「证悟」。「解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经文,要了解经文的意思,不只是文字,连道理也要了解,这样叫做「解悟」。例如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你都知道意思,称之为「解」,但是「解」不是「悟」,由「解」而生出的「悟」,这种称为「解悟」。这样了解吧?这种是在看经文的时候或是听经的时候,啊!我懂了!这种叫「解悟」,懂了以后而且能够对自己的身心有所改变,如果你「悟」了以后,过去行为的模式、思想的模式、语言的模式、都没有改,那不叫「悟」。如果你说「悟」了,但依然是个大凡夫,就不能称之为悟,「悟」了以后一定和普通人或以前的你不一样,要有所改变,这样才算「悟」,也就是说能够对你的身心、言行举止、乃至语默动静、生活习惯都有所改变,这样才算是「悟」,否则不是。否则是什么?否则是言说境界、言说戏论,只是言说而已,用嘴说的而已,这不叫「悟」。「解悟」再重说一次,就是说你听经、或看经、或听开示,了解道理,了解后,对你的身心和生活,有起了改变,这样称之「解悟」。第二种是「行悟」,就是修行而产生的「悟」,譬如有人不知「经」的道理,只念佛或持某一个咒,持咒后他的心就「定」了,「定」了以后,因佛加持或菩萨加持,他就「心开悟解」,由于修行的关系,所以「心开悟解」,但是他没有去读什么经,这种称为「行悟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