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不是的,只有一张,两人签好以后,再撕下来,你拿一半,我拿一半,以后如果要对的时候,你那一半来对我这一半,如果可以对上,就是「契」。「契约」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人家说「打契约」,就是这样「契」,有没有「契」,有「契」,好就是「契约」。如果说要拿来对,对不上,那就不「契」了。所以两个人「心有默契」,这是什么意思?就是相合的意思。这样你们听了有没有「契合」?这个「恝」又是「合」的意思,能「合」。什么是「契理」呢?「契理」就是合于道理,合于什么道理呢?合于最高的真理叫「契理」。所以佛所说的一切言语、经书都合最高的道理,就叫做「契理」。「契机」的「机」就是「根机」,(就是)众生的「根机」,「根机」有很多种,有上、中、下,(细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下」、「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很多种,佛对什么人,就说什么道理,让他可以了解,这就叫「契机」。不然一个很聪明的人,你说一个很浅的道理,他听了不合,他会认为佛看他不起,说这样简单的,我也知道,不用你说。如果说一个很笨的人,你说很深的道理给他听,他听不懂,也没有用。所以道理是很好,但对人要能适合才有用,就像药很好,但要对症,才医病医得好,就像胃药再怎么好,如果你用来治肺病,怎么会好呢!相同的意思。所以一切的佛法就象「法药」,「法药」是要治病的,所以「治补要契合众生根基,听了会「感应」这样才有用,这就称为「契机」,「契机」很重要。但是如果只是「契机」,结果都不合道理,也不可以。所以现在末法时代,就有这个问题很大。「讲经」好象在开玩笑,哗众取宠,讲了大家听了很高兴,但其实都不合道理,这个是大问题。所以听「讲经」不是听讲「笑话」,听讲「笑话」你看电视就好了。但是「讲经」也都在看电视,坏了,真是的。所以「讲经」是要让众生远离烦恼尘劳、要开悟,要脱离生死的,所以不是「余兴节目」,所以不是开玩笑的场所,应该都是很严肃的,所以不要期望说,这个师父都这么严肃,没有说一些来笑一笑的,师父不是讲笑话的,那就变成小丑了。

    (第二集完)

    行由品第一

    第三集

    我们继续说六祖坛经。这个「经」早上说的是「修多罗」,「修多罗」是「契」的意思,契约的契,「契」就是契合的意思。契合就是契合众生的根机,跟契合道理,这二种不能偏废,要同时,不能说只是契合道理,而不契机,这样没有效果,白废唇舌而已,只是契机而不契合道理,那就变成妄语,对不对,所以变成虚妄,但是如来言无虚妄,如来是实语者,所以这二种都要兼顾到。再来,我们早上说到这个是法宝,对不对。我们佛经里面法宝有三种,就是三藏,经律论三藏,经就是开示一切修行的道理,我们说的「修多罗」就是经;那律呢?律就是讲戒律,经就是开示一切修行的道理,律是说我们生活以及修行时,应该要注意的事情,不能犯的那些事情,叫做律或叫戒律,跟我们的法律一样,我们国家的法律也是说,有哪一些事不能做,什么样的事可以做,这就是像我们的法律说我们国民的权利跟义务,都在里面交待清楚,彿法的律藏也是这个意思,律有在家律和出家律,在家人就依在家律,在家律去修,就是在家戒,律就是戒。同样的意思,出家众就依照出家律去修,开示律、戒律的学问就是律藏,经跟律这二个藏(藏就是「宝藏」的意思)都是佛祖说的,都是释迦如来所说的;另外有一种论藏,这论是什么呢?我们知道论是「讨论」的意思、「议论」的意思,它的意思就是「发挥」,「发挥」跟「解释」的意思,发挥、阐论、诠释的意思。刚刚说经与律是佛所说的,所以经跟律是绝对不能更改的,这个论一般来说是佛祖的弟子或后代的大菩萨,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