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义解
    六祖坛经义解

    行由品第一

    第一集

    今天开讲《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先诵此《钟声偈》。

    「钟声传三千界内,佛法扬万亿国中。功勋祈世界和平,利益报檀那厚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六祖慧能大师(三称)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放掌。今天有缘跟大家在这里边讲「六祖法宝坛经」,首先讲一下我跟「六祖坛经」的一点缘,事实上这算是我第四次讲「六祖坛经」。第一次是在十多年前,我还在家的时候,在「达拉斯佛学社」讲了七个月,讲了七个月以后就闭关了,闭关三年,后来出家了,在庄严寺又讲了一遍,这是第二次,然后,回来台湾的时候也讲过,不过没讲完就是了,因为某种因缘,所以换成讲别的经。因此跟这部经呢,可以说是缘很深,本来我跟道庆法师说,我要讲一部我拿手的经,那是因为我的印象中,我最早讲的经,就是这一部,我讲这部经时,是在家的时候,在那以前我曾听过人家讲了几次经,那是在上高中的时候,也听不太懂,后来学佛以后,因为大部分都在美国,听经的机会不多,主要都在看书,所以我到「达拉斯佛学社」去,本来是抱着要去学习的心,没想到一去,却变成去那边讲经,我自已实在是没想到。这部经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他看起来很简单,为什么呢?因为他用词、用字很简单,讲的道理好象也很简单,所以一般很容易把它讲成什么「励志」儒家的这些东西来看,所以很容易被误解。这回我跟道庆法师讲过以后,因为要讲,就再看一次,唉唷!不得了,怎么这么深呢!而且以前说是拿手,现在已经不敢再说拿手,连拿脚都不能说了。因为这里面都是禅师的境界,也是佛的境界,所以很深,现在什么都不敢说。不过答应要讲,所以就要勉强讲一讲。虽然有摄影机在这边,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那么紧张,还是照常像平常讲经一样,他们拍摄,就好象是偷拍的一样(众笑),这样比较好,比较自然一点。

    因为要讲「六祖坛经」所以必须要介绍一个东西,就是所所谓的「禅」。因为「六祖坛经」大家都知道是禅宗的东西。禅宗从西天传来,总共传了二十八祖。然后,初祖菩提达摩大师到东土来,传给二祖慧可大师,二祖慧可大师,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以前,包括五祖,他的师傅传给他的时候,都是以「楞伽经」印心。什么叫印心懂吗?这都是耳熟能祥,但你究竟诘起来的话,又好象什么都不懂了。「印心」就是心里面与所证的理互相印证,叫做「印心」。这个「庸又有印可的意思,就好象董事长,人家写的签呈,董事长拿来一看,然后说「可以」,「照准」盖个章,那叫「印可」,所以那个「庸是这个意思。「印心」是什么啦?是师父修的一个境界,教给徒弟,徒弟照着去修,修完了以后,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就来跟师父对照一下,「对照一下」就叫作「呈」,呈出来以后,师父说「汝亦如是,吾亦如是」,这个就叫印可。印了以后,小则等于证明他开悟了,大的话就传给他祖师位,就这样子。

    所以「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经典。在五祖以前所传的都是「楞伽经」,五祖以后就开绐用「金刚经」来印心。印心刚刚讲过是心的印证,有时候要在经典的辅助,那经典就是「楞伽经」,五祖以后就是用「金刚经」,六祖以后再加一部经就是「六祖法宝坛经」。所以习禅的人,六祖以后的人都要修至少这两部经。当然还有许多经,譬如说「圆觉经」、譬如说「楞严经」、「大乘起信论」这些都是必修的。未法时期有一个误解,以为习禅,什么都不要了,所谓「不由文字」嘛!这以后会讲到的。事实上不是这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