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十五讲
    《六祖坛经》十五讲

    (附注:每期讲稿都由弟子们根据录音整理。师父很忙,不能亲自审稿。限于水平,若有错字漏字,敬请大家原谅!阿弥陀佛!)

    上次我们讲到了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那么我们讲到了四悉檀。四悉檀是佛陀说法四个方面,也就是说如果包佛陀说的所有的法门的来分个类。就是分着四大类,从四个方面来成就菩提。来成就众生。四悉檀我们的介绍一下,首先介绍对质悉檀。对质悉檀。就是佛说的法是用来治病,众生得了什么病把他归类,病把他归类,药也把它归类。就是不能乱服药。贪心众生不净观,嗔心众生慈悲观。痴心众生因缘观。从贪嗔痴着三个角度来归类,用药。所以佛法是用来治病的,我们得了病才需要佛法。得了病就是你身心不健康了,身心不健康了所以需要佛法来治疗。如果你乱吃药,乱吃药不但起不到治病的效果,还起到反效果,所以我们简单举例了。这个人贪心重,这一类人贪心重,贪心重治疗对他这个病的药方是什么呢?是不净观。要告诉他这个世界的真实相状,值不值得贪。贪的结果是什么,得到什么能不能够得到。所付出与所得到成不成正比例,这就是不净关所起到的作用。这个人嗔狠心重,这个人动不动就发火,动不动就恨人。心中的恨愤之火,愤怒之火动不动就燃烧起来。那么就要培养他的慈悲心,用慈悲观来治他这个嗔恨的火,因为一个人没有慈悲心,他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他自己。有这么一句民间俗话:会杀猪的人,杀习惯了就会杀人了。会赶小坏事的人,干习惯了就会干大坏事了。所以嗔恨心重让他懂得慈悲的道理。那么这个人很愚痴,愚痴就是愚蠢,愚蠢也是一种根生地固的烦恼,看上去好像也不贪,也不嗔,可是这个人非常极其的愚蠢。愚蠢的人害人,有时会让你苦笑不得,他即没有什么动机也没有什么企图,或者也没有什么最大恶极的想法,可是就因为他的愚痴害人不浅,所以怎么办呢?要让他懂得一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让他懂得理顺一些关系,明白一些道理。这三种药不能够用反,用反了就会闹笑话。贪心重本来应该用不净观,如果你对他用慈悲观,本来他就贪的不的了,你还给他用慈悲观,好了,他就更贪了。哎呀!这个人贪让他贪个够就不贪了。贪够了就不贪了他永远没个够。比如说贪钱,既然喜欢钱就用许多钱把他堆起来,多给他一些钱。他满不满足呢?不会满足的。因为他的心、他的思想整个都扭曲了,处于一种病态的状态,永远不会满足。那个词语怎么讲叫做欲壑难填。没法填,无底洞。我以前好像在上海遇到这么一个人,当我在给他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他来问到我,他说:你们佛教讲贪嗔痴啊怎么对治?是怎么一会事?那么我就简单的告诉他:就像给他开药方一样。胖得过了头的人,营养过剩的人,营养过剩到已经对他的身体有害的时候。这个营养已经是对他有害了,那就是要给他下泻药,下发汗的药,下减肥的药。让他过剩的营养排除出去,要不然这个人就会营养死了。所以补人,补药好不好?好埃你一天吃一百斤鹿茸。你吃得下去吗?把人参和鹿茸这些大补的东西给你像干饭一样,一碗一碗的吃可能吃完你就死了,就补死了。所以这个营养不良的人怎么办呢?那就要给他吃营养的东西。比方说这个人心情黑暗到极点了,莫明其妙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莫名其妙的显得很低落,或者受什么打击了。很难过了,这时给他讲让他充实,让他吸收阳光,让他充满自信的这种道理。这个时候你再去给他雪上加霜的讲一些,啊!这个世界本来没有什么留念的。这个世界尔虞我诈,到处都充满了杀害、仇恨、虚伪,你还没有讲完,可能他就跑去自杀去了。那么我在上海遇到的这么一个人,我给他讲的时候就像开药方该补的要补,该泻的泻,该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没想到这个人突然问我这么一段话,他说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