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十四讲
成牛屎了。所以,生活当中就这样的,小偷是最好的防盗专家,因为他最能偷,所以他防盗这个心特别强。他看谁都像小偷,每一个人要偷我,叫他去防盗得话,他研究出来的防盗设备,其他人是想不到的。这就是因为他的心衡量人家嘛。正邪也就是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个法门。六祖大师说: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什么叫无念呢?正的邪的都超脱了。连正邪这个概念都没有了,不是不能区分正邪了,不是分不出来正的;不是分不出来邪的,不是。分不出来善的,分不出来恶的;那也不是。是真正很高很高的成就了,真正做到了坏事不如好事,好事不如无事,这个叫无念。没有了,做坏事当然不如做好事了,做好事不如不做事。你想想这个话是不是有问题,做坏事不如做好事,做好事不如不做事。这是有极高的修养,做好事不如没事做,与其大家都在做好事,还不如这个社会没有事情可做,不是没有事情可做。比方说到处都是灾民,到处都是很可怜的人,那大家都要去帮助,那没有可怜的人,那帮助谁啊?没有横行霸道的人,没有为非作歹的人,没有罪恶滔天的人,没有给人造成伤害,给社会、给国家、给家庭造成伤害的人,都是好人,那你到哪里去做好事啊?这就是好事不如无事,如果一天到晚都有好事做,其实说明这个社会都有一些问题,如果在加上做假好事,那就更有问题。我要做好事了,我要做善事了。做没有做呢?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怎么做的呢?这个地方有一个人很穷,他已经吃不起饭了,我要去帮他,怎么帮呢?你们给钱给我,我没有钱,你们给我一万块钱,然后我吃八千,给他两千块钱。这样做好事吗?所以,佛法讲的无是这个无,不是那个什么都没有。接下来的经文: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他把这两个字分开来解释。可见六祖大师对我们的担心,尤其是末法时代这个担心担心到什么程度,两个字他都要分开来强调再强调。无是什么意思?念是什么意思?他把两个字分开来解释,无,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叫我们无要无什么?念要念什么?这个真的是苦口婆心埃不要理解错了,千万不要理解错,你理解错,就好像我们有些人自己理解错,比方说:孔子写了一部《春秋》,孔子这部著作千古流芳,然后左秋明就为春秋作了一部,相当于解释,后人简称他这部著作叫《左传》,有些人看了,历史上有一部鼎鼎大名的《左传》,还有一部鼎鼎大名的《右传》。既然有《左传》肯定有《右传》嘛。这个就莫明其妙了,你自己不懂。有一个秀才,他给他的老师写信,他说老师啊,很多年没有见面了,我在那里工作,这个地方盛产枇杷,就是吃的那个枇杷。请老师有空到我这个地方来,我请老师吃枇杷。枇杷两个字他写成什么枇杷呢?写成弹的那个琵琶,叮当;叮当弹的那个琵琶。这个地方盛产琵琶,味道好极了,请老师有空来吃枇杷。老师看了这封信以后,给他回了一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读书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乐器尽开花。这首诗写的多好,你说的这个琵琶不是这个枇杷,为什么呢?因为你当年读书很差,错了,所以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读书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的钢琴啊;手风琴啊,都开花都结果了。吃枇杷要吃钢琴,还要吃手风琴,还有吃笛子,还要吃萧呢。这种笑话,很多人乱下定义,有些人很懂,哎呀,你们那个是迷信,你们佛教是迷信,说实在话,我们有些时候遇到这样的人,我们反问他一句,当你看到一个桶盖着盖子放在那个地方的时候,你根本没有打开盖子看看桶装的是什么东西?也没有看值钱不值钱?你就看了一眼,你就说那个是一个垃圾桶。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的,那么万一有一个人跟你较真,请你过来我打开桶给你看,这里面就是宝石,钻戒,黄金怎么办呢?连下台的台阶都没有。这不自己把自己给封死了嘛。武断了,片面了。所以,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