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十三讲
四个标准。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义不依语;第三、依智不依识;第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就是法四依。依照这四个标准,用这四个标准来辨别真理。第一,依法不依人,这个人不一定有什么显赫的身份,但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他虽然没有什么光环,但他讲的道理令人折服,我们就要依从。这就叫依法不依人。我们做到依法不依人了吗?没有。我们之所以迷惑颠倒,就是依人不依法你看生活当中一件小事情就看出来,有几个人是依法不依人的?比如在街上买东西,怎么买?很多人上街,他是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的。他专门看哪个地方热闹、哪个地方挤破头了,他也去挤,挤得满头大汗,拼命把钱塞到卖东西的手里,最后终于买了一大堆回来,却一样都用不成。他依法不依人了吗?他不知道,他不懂。某一句话,是谁告诉你的?是那个专家告诉我的。专家就一定对吗?生活当中,有几个人懂得冷静的看待专家?看待光环?看待显赫?几乎都认为专家、光环、显赫是正确的。要不然为什么都请明星做广告呢?我这个师父有知名度了,所有素斋厅都请我做广告,我就说这个素斋最好吃,大家都来吃吧。哈哈!可惜师父只能做素斋广告,要不然我就去做香皂广告、美容广告、保健广告,什么广告都做,就是不能做美发广告,因为没有头发嘛,我要是做美发广告就只好说不需要任何美发的东西,只要拿一点清水洗,就干干净净了。所以,显赫了就有迷惑力了,怎么迷惑的?就这样迷惑的。记住,依法不依人,才是应该依循和遵照的标准。第二、依义不依语。他的语言不一定很华丽,他的词藻不一定很漂亮,但是他讲的话,其中道理是令人可钦可佩的,就要遵循。这个义,就是宗旨。不要看他的语言多么华丽,多么会讲,讲出多么绚烂的词句出来;恰恰那些会讲美丽词句的人,从古到今没几个好人。为什么?因为特别会讲艳丽词句的人,他在有意无意之间,把他的心也讲得很艳丽、很圆滑了,这叫做一踩九头翘,八面玲珑,八面玲珑的词句讲出来,很有煽动性和迷惑性,迷了他自己,也迷了别人,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别人。佛法讲,要依义不依语。这个人说话可能有些笨笨的,有些质朴,还有些南方人、北方人,东方人、西方人、倒装句或不倒装、词汇前后颠倒等情况,这些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那个义要表达什么?这是第二依。第三、依智不依识,依智慧、不要依见识。这个人见多识广,有多么了不起,除了地球上到处去过,火星上都去过的,他刚刚才从银河系回来,他的见识广不广啊?很广。但是,见识广是见识广,见识跟智慧不是相等的。见识是见识,智慧是智慧。依智不依识,这是第三个依循的法则。第四、依了义,不义不了义。这是专门指佛法信仰的了,前面三个依是泛指,第四个依是专指。前三个包括佛门以外很多东西,都可以拿这个标准去获得对自己有好处的真理,第四个,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面对佛菩萨讲的经,祖师大德的开示,其中有了义和不了义两大块,了义是什么呢?了义,指的是了生死,以及佛法的世界观、人生观,亘古今不变、历时空不衰的道理,这是永恒的这些是了义;为了讲述这些内容,就有不了义,为了把这些深得不得了的道理告诉更多的人,就有很多方便的说法,就是打比方、举例子、讲故事这些东西属于不了义。不要本末倒置,不要把比方作为他原来要说的东西,如果这样的话,就闹笑话了。佛陀对这个问题说了一个很有名的典故。怎么说的呢?有一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也不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也没有人告诉他,也没有让他去摸过大象。他年轻时候眼睛是好的,见到过一些东西,人家就用他见过的一些东西做比喻来告诉他大象是什么样子,就像猪一样,鼻子长长的,个子长大了,把身上洗白了,就像大象。猪他是见过的,这个人一听,哦!大象就像猪,他的头脑里就留下一个印象大象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