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十二讲
定要有钱吗?不是。你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里面,第五愿:随喜就是功德。可是这句话最高的境界落到一个最低的境界上来了,很多很多人,恐怕一些师父都没有搞清楚,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叫随喜功德?出钱,拿钱了。这叫随喜功德。随喜不是让人家出钱,喜悦就是功德,赞叹赞美就是功德,一份心情就是功德。不是说随喜功德,拿钱了,拿钱了。你叫人家拿钱来更好笑的是,嘴上说随喜功德随喜功德,比方说出十块钱,你才出十块呀!(众笑)你前一句话不是说了随喜功德嘛,所以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个第五愿告诉我们什么是功德?出一份气力,出一份赞叹,给一份包容,给一份谅解,给一份关照,这就是功德。功德从身边一些小事情体现,我去把这些家伙骗了,骗了十万块钱,拿来自己捐八万,自己留两万,这个叫功德吗?这不叫功德。所以,你们要是在菩萨面前发愿说菩萨要是让我中奖,中了大奖以后我就来做功德,那么我告诉你一个秘诀,你一定会中大奖,要怎么发这个愿?怎么兑现呢?菩萨保佑我中五百万,我捐四百九十万,你就绝对中。如果说菩萨保佑你中五百万,你捐一万,你一万年你都中不了。凭什么就让你中五百万?除非你把百分之九十捐来了,那菩萨保佑你中,这就是秘诀。所以,见取自性,直成佛道。佛法是不相待的,没有等待,没有对待,没有对执,佛法就是当下,当下就契入,当下就见道。当下就兑现,这就是佛法。众人且散,吾归曹溪。六祖大师这句话很有意思的,看上去是说了一句很生活的话。散了吧,我回曹溪去了。为什么要把这句话记入《坛经》里面,如果他仅仅是一句平常用语,没有必要把他记载在这个经文里面。经文里面记载的话,都是有他特别用意的。言下之意是什么?言下之意是说了没有用,那就散了吧。大家都回家吧,我野回曹溪了,曹溪就是南华寺。六祖大师回庙里去了。众人且散了。如果有疑问就来请教,来问。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信受奉行。当时在场的人听到六祖大师的开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领悟。信受奉行。这个是第二品经文。接下了我们就讲第三品。第三品经文定慧一体第三。师: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家勿迷信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这一品经文着重就谈一个问题。修定和法慧的问题,我们平常当中,经常提到的是因戒得定,因定法慧,我们经常听到的,在六祖大师的嘴里说出了,定慧是一不是二,所以,从六祖大师的眼里看万法都是一,没有二更没有三四五六七八,所以,当有定的时候一定要有慧,当有慧的时候一定要有定,不能割裂,有定没慧,这个定不可取,有慧没定,这个慧也不可取,所以他的宗旨是定慧一体。我的这个法门学禅宗就是要,从这个地方深深的悟进去,我这个法门是以定慧为本,根本立场,根本问题在这个地方。如果迷了就把定慧分割开来了,如果迷了,那么不用修行都有定,所以垄统的讲定讲慧,不是修行的人才有定,才有慧,任何一个众生都有定,如果垄统的讲定,我们人的定力还不如那个畜生呢,如果垄统的讲慧,人也不如那个畜生,怎么会连畜生都不如呢?如果垄统的讲定,人定的过乌龟吗?谁能定的过乌龟,抓一个乌龟来定在那里不吃不喝一个月不会死,半年都不会死,你抓一个人来放在那里,不给他吃也不给他喝他能定多久?没有多久就死定了。定之前加一个字,死定。如果垄统的讲慧,人还不如狗了,狗的听觉,我在哪一本资料上看到,这个狗他的耳朵趴在地上,他可以听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声音,那么我们人试试看,你趴在地上你能听到一百公里以外的声音吗?而且狗的鼻子就比我们的鼻子灵敏,不能够这样垄统的讲,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