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十讲
越不会为自己计较。他首先把自己的私心杂念扫的干干净净。高僧大德也会愤怒,我们看到历史上很多高僧大德也有拍案而起的时候,他为谁拍案而起?他不为他自己,他为天下苍生拍案而起,他为众生大声疾呼。凡夫为谁拍案而起?为自己的蝇头小利,不光是拍案而起,还要刀光剑影。所以,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和自修身,就是内在和外在。内在外在怎么体现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说到:为善是论心不论迹,作恶是论迹不论心。这是很有名的两句话。就是做好事善事,怎么计算他的功德呢?论心。看他起了多大的心,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心,而不在于他这件事情做了多大,这就是作善论心不论迹。功德的大小不以事迹来论。比方这个人捐了十块钱,那个人捐了一万块钱,捐十块钱一定比捐一万块钱功德小吗?不是。这叫为善论心不论迹。他如果发很广大很可贵的心,他恨不得让更多更多的众生都解除苦恼,发这么一颗令人敬佩的心,这个功德就很大,远远超出多少倍痕迹上的表现了,这就是论心不论迹。那么,作恶就论迹不论心。做坏事计算他的罪恶,怎么计算呢?论他已经作出来的痕迹,而不是论他起了多大的心。比方有个坏蛋他咬牙切齿说:我要杀死一万个人。他心里面确实起了要杀死一万个人的念头,可是他事实上并没有杀死一万个人,他只伤害了一个人,或杀死了一个人,计算他的罪行也只能计算他伤害一个人、杀死一个人的这个罪过,只能用他的痕迹来计算。不能因为他曾经说过要杀一万个人的话,就判他枪毙一万次的刑,没有这个说法。这就是论善和论恶的问题。论善和论恶虽然如此,可这后面还有一句话不要忽略了,就是还有一个比照,有一个参数。跟谁比照?跟谁参数?跟自己。同样人同样事同样发生,这要参考的。要不然这个话光把前半句拿走了,后半句不要,就很容易形成既然善是论心不论迹,恶是论迹不论心,好,那我就愿意花一千块钱做一件坏事,我不愿意花十块钱做一件好事;我干坏事的时候舍得花很多钱,干好事的时候只花一块钱,你不是说作善论心不论迹吗,我现在发的心很好啊!?这就叫参数、比照。要通过比照才能得出答案。所以,什么叫修性?什么叫修身?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功德须在自性当中见到,分分秒秒自己观察自己的本心,不是用外在的东西来作答案。说到自性内见,我自己都出了一个洋相。我刚刚初出家的时候,有位老师父,把早晚课诵本拿给我看。因为我从小读书,一般的老师镇不住我,老师提的问题都在我的掌握之中。所以,每次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冥思苦想想得脑门发亮,我都很不屑一顾,爱举手不爱举手的样子,老师只要你抽我起来,我保证给你镗镗的对答如流,让老师特别满意。天长日久自己这个骄傲自大就起来了,自然而然的嘛。世间上人说恃才傲物,总觉得自己还不错。不错?这回就错了。老师父拿一本《课诵》给我。里面有一段话: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这就是四弘誓愿。其中的自性是性别的性。我一看,这佛经上面是不是写错字了?自以为是,认为佛经上面肯定印错字了,哪里有这个自性呢?应该是充满自信的信嘛。我自己拿起笔来,这个字错了,改一个字在旁边,变成自信众生誓愿度。我很自信啊!众生都要度。自信烦恼可以断的,自信法门可以学的,自信佛道是可以成的。你看我多自信啊!自信到这种程度。这是我自己出的笑话。等到把震古烁今这些高僧大德的著作读了以后,才知道中国文学、中国文字,中国高僧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没有人可以跟他相抗衡了。世间上的人讲文字,文字也就是文字而已。可是佛法讲文字般若,要达到文字般若的境界!每当想起这个笑话,自己都不好意思。你看看,什么叫自信?什么叫性?这个自性是自己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