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九讲
在秦始皇在哪里呢?他家里得到这封信以后,云开雾散,好!不跟你一般计较,往后退三尺。往后退的动作把对方搞蒙了。对方一看,怎么搞的?刚才还跟我们气鼓鼓的寸步不让,怎么现在主动往后退三尺?悄悄去一打听,哦,这家主人在朝廷里当那么大的官,惭愧!不好意思啊!他们让三尺,这家也让三尺,双方这一让就让出一个巷道来,叫六尺巷。六尺巷的故事就这么来的。有时间念念佛,不要跑到大路上去对站着!所以,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佛菩萨伟大,伟大在哪里?憎爱不关心。什么叫不关心?不关私心。佛菩萨伟大就伟大在他不关私心!!佛菩萨度众生,不是我看着顺眼的才度,这个人跟我是亲戚我就度他,这个人曾经对我好我就度他,佛菩萨不是这样的。在佛法大海当中,在所有佛经里面,佛菩萨称呼世间这些业障凡夫,用了一个词语,没有用第二个词语,叫什么?可怜悯者。可怜悯者翻译成白话就是很可怜的家伙。在佛法里面没有可恨者、可恶者、千刀万剐者,没有。这些词语一个都没有。只有可怜悯者。这只有佛法里面这样说。无论怎么可恶、可恨、罪大恶极,在佛菩萨眼里都说他可怜。他为什么可怜?他什么都失去了,怎么不可怜啊?他人格失去了,道德失去了,福报失去了,将来连人生都失去了,直接堕入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可不可怜?太可怜了。他所有宝贵的东西都失去得干干净净,他还不可怜吗?所以,长伸两脚卧。这是修行修到很高的境界,身心非常非常坦然,很豁达,很高兴。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如果要去教化别人帮助别人,自己一定要有方便有智慧,也就是说自己要有能力。有这些方便权巧的智慧,你才能教化别人帮助别人。如果没有很好的方法,搞不好还会适得其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六祖大师很多开示,尤其这四句特别有名。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矗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空中楼阁。世间法做不好,不要谈什么佛法。因为世间法都过不了关,谈佛法就是蒙人的。比方一个人非常自私狭隘,甚至瞒因昧果,很会伤害别人,很会诽谤人,心很冷酷,言行虚伪,这么一个状态;可是他讲起佛法这些理论一套一套的,这多让人难过啊!!佛法理论的这些文词语句,到他面前就变成跟他毫不相关,顶多是一门口头功夫了。所以,口头禅这个词汇从哪里来的?就是从禅宗里面来的。这个人学禅学什么?学口头禅。他从来不参禅,从来不打坐,从来不修行,但是他讲起禅来一套一套的,这就叫口头禅。所以,世间法是佛法的基矗离开世间法去寻找佛法,就象寻找兔子长犄角一样;兔子是不长角的,兔子头上只有耳朵,没有犄角。龟毛兔角,在佛门祖师大德的开示里经常提到这个词语乌龟长毛,兔子长角。有个人去问一位祖师:请问师父,狗子有没有佛性?祖师说:有。明天他又去问同样问题:请问师父,狗子有没有佛性?师父说:没有。这个人就很诧异了:师父你昨天说有,今天怎么说没有?师父冷不丁喊了一声他的名字,比方他叫张三,张三,哎,他马上答应一声,师父说:你有没有佛性?佛法要关心的是这个问题。关于狗子有没有佛性这个问题,我再举一个例子来旁证。赵州禅师,有一天他散步的时候,他的那个小沙弥跟在他后面。走着走着这个小沙弥就问了,师父,这个柏树有没有佛性啊?师父说:有。那柏树什么时候成佛呢?师父说:等到天垮下来的时候。小沙弥说:那么天什么时候垮下来呢?师父说:等到柏树成佛的时候。这是禅宗里面很有名的典故。听懂这个故事吗?完全听懂彻底听懂可能不一定,你们不能马上达到这个水平,但至少你听懂一点点吧。柏树有没有佛性?有。什么时候成佛呢?天垮下来的时候。天什么时候垮下来?柏树成佛的时候。你听上去好像是个绕圈,绕圈的目的要告诉你这个话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九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