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九讲
也好,文化层次也好,一切一切外在的因素都不是问题。有人问:师父,我想皈依学佛,有什么条件?没有条件。要问条件,只有一个,你的心是不是真的?师父,我的心是真的。那当然,师父肯定回答你,你的心是真的。因为这个问题你不用给师父说啊!师父,你看我心真不真?师父肯定说你心真埃心真不真,不用问师父也不用问菩萨,你要问你自己!所以,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常常看见自己的过失,看见自己的不足,这就跟修行吻合起来了。可是恰恰相反,凡夫不是常自见己过,是常自见他过,改了一个字。凡夫都看到别人是错的,没有看见自己是错的。我记得我初学佛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它给我解释什么是佛?那个时候印象很深,我当时不知道在哪里得到一个笔记本,那个笔记本是牛皮纸封面,上面印着工农兵手册,我现在都想不起来是谁给我的。我就拿那个笔记本来抄这些佛法的名词术语。什么是佛?答案:佛是觉悟者,智慧者;分三个角度来完成,第一自觉,第二觉他,第三觉行圆满。那个时候不懂,就照着抄,第一自觉,第二觉他,第三觉行圆满。后来慢慢回味,越回味越觉得这个话说得好,简直说绝了,说得没话说了。因为凡是不自觉的人,神仙都拿他没办法!所以,觉悟的第一步是自觉,第二步才是觉他,第三步才达到自觉和觉他两方面都做到最完美。如果没有自觉来谈觉他,那就变成空中楼阁。自己做不好,却拼命要求人家做好,岂有此理!所以,要常自见己过,才与道即相当。色内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色内自有道,这个色内指的是众生和大千世界,自然而然有它的规律。换句话说,佛法要谈的就是规律。因果这个道理,就是一个铁定的规律法则,是天地之间永恒的法则定律。这个定律不是谁凭自己的喜怒好恶来定的,不是。也不是佛菩萨定的。我们学禅宗,禅宗里面经常有这方面的开示。因果法则是天地之间自然而然的规律,这个规律是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存在。所以,佛法不存在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说法。我们平常说,这个事情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佛法不是这样,无论从哪方面讲。比方佛法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你相信它才有,不相信它就没有吗?不是。佛法讲无常,什么事情都没有永恒的。如果有人说你说这个话我不承认!你不承认它也是没有永恒的,你也要面对。佛法讲这个大千世界,时间上前无始后无终,空间上没有内没有外,你说我不承认,那就不是你承认不承认那么简单了。所以,色内自有道,这个道就是法则。各不相妨恼。从实际情况来看,彼此不相妨碍。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如果离开这个法则,另外去追求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那就终身不见道,一辈子都在绕弯子。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东绕弯西绕弯,绕来绕去颠三倒四,越绕越糊涂。这波波两个字,是六祖大师的口语。意思就是糊里糊涂、颠三倒四的绕了很多弯。这一辈子就这么度过来了,到最后后悔、懊悔啊!到头还自懊。确实是这样,有很多珍贵的道理都是这样的。我们一旦有一天明白了,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那种懊悔真是没法用语言形容。尤其是一些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生命非常有价值,能让我们的生命改变得很好的道理,由于自己的主观原因,再加上所遇到的一些境界,所上的当、受的骗。是不是?这个上当受骗啊,要么一辈子都不清醒或许还好受一点,干脆就受骗到死,糊里糊涂到死还好受一些。这个人最痛苦最难过就在这个地方,绝大多数人他不会糊涂到死,他总会有明白那一天,就痛苦在这个地方。那个痛苦啊!回过头来发现自己上当了,我这二十年、三十年被这些错误的知见、错误的说法给我洗恼,把我骗的象傻小子一样,那种懊悔简直是说不出来的痛苦。由于自己糊涂,自己的烦恼习气,自己的贪心、嗔心、痴心造成上当受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