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八讲
福报增长了吗?功过相抵了嘛。有时候细心想一想,就发现了,造业多还是功德多?我造什么业了?你造身口意业了。三业嘛,身:你杀生没有?你偷盗没有?邪淫没有?口:你挑拨离间没有?你背后造谣没有?你两边说是非没有?恶语伤人没有?想办法算计别人没有?意:就是贪、嗔、痴。造业多功德少,这不是进三步退五步吗?原因在哪里?原因在这里。可是凡夫又有另外一个滑稽面,造业的时候他是不想后果的,把这个凡夫造业不考虑后果说得形象一点叫什么呢?叫麻雀吃胡豆。那胡豆多大啊,这么大一颗一颗的,那麻雀的嘴多小,它不考虑后果。什么叫不考虑后果呢?不考虑吃下去拉不拉得出来!嗯,把它咽下去了,闭着眼睛把它生吞活剥地吞下去了。吞倒是吞下去了,哦,拉不出来啦!这叫麻雀吃胡豆不考虑后果啊!等到后果严重的时候,后悔啦。凡夫造业就是这么造出来的,所以他来去也不自由,通用也不通用,到处都是障碍。障碍是谁设的呢?他自己给自己设的。自己到处设置障碍,自己感觉到处都是堵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你通用无滞,来去自由,这样解脱,是无念行。无念是这样的,不是一点儿念头都没有,千万不要照字面解释。照字面解释,无念就是没有念头,无为就是无所作为,这样理解就大错特错!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六祖大师怕我们理解错误,怕我们走入岐途,所以在这里又叮咛一句。如果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不要让自己的念头坠入顽空,当你的念头一片茫然的时候,你整个人的状态进入一片茫然的时候,这时候反而很危险!什么都没想,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不是无念,这不是好事,这叫法缚,叫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真正悟出无念法的人,他是一通一切通,万法皆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见到诸佛菩萨的境界,来证明他真正的无念。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这是验证达到无念这个地步。达到这个地步,不是我说我自己达到无念了,你要证明给我看。怎么证明呢?六祖大师说了三个验证的方法。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转者,定入圣位。这是六祖大师交待修学这个法门,就是修学禅宗。大家都来跟我学禅宗,学嘴馋的馋。你们如果修其他的法门都进入不了状态的话,我建议你们都来和我学禅宗,大家一起馋!六祖大师要求:修禅法、修禅宗要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六祖大师说的空,不是一无所有;他老人家说的不执着,也不是不持戒、不修行,什么都不做,他老人家是从最高境界来讲。前面六祖大师说过了,我这个法门,是度最上根人,最上乘根机,最上上乘。什么叫上上乘?什么是最上乘根机?严格的说,没有什么上上乘。那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上、中、下呢?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悟性够不够。如果用我们世间上一句话说,就是脸皮厚还是脸皮保脸皮薄的人,就是上乘根弟子,脸皮厚的就是中下根,原因是什么?因为响鼓无需重捶嘛!有时候我想,除了佛法以外,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学科,很多很多的方法,有些时候一点儿作用也起不了,原因是什么呢?就是脸皮变的太厚了,厚得比城墙都厚了,所以一点儿作用也起不了。那怎么办呢?要顿悟啊!怎么顿悟呢?拿非常锋利非常犀利的刀,咔嚓一声,把那个坚厚的污垢,污垢都形成了一个壳,污垢都不是一层了,也不是洗得掉的啦,已经形成一个铠甲了,要怎么才把污垢的铠甲给取下来呢?要拿那个非常锋利的刀,咔嚓,把那个铠甲砍破,拿掉。所以上上根是这么来的!?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这样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为什么把佛法比喻成*轮,我们佛门里面有两句话叫做佛日增辉,*轮常转,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这两句话是上下句,像对联一样,上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八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