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五讲
,幡在哪里?在寺院门口有一个竿,这是过去丛林规矩,凡是大寺庙、大丛林门口要竖竿子,对称两个竿子,就挂一个幡在上面,竿上挂幡,就等于一个广告,告示大家,大家看到这个幡,哦,这个庙里面在举行讲经法会,有了不起的法师在这里讲经。这就是一个信号,不是随时随地都挂幡的,因为有印宗法师讲经,所以就挂了一个幡。有两个和尚在门口。时有风吹幡动,一僧云风动,一僧云幡动,一个和尚说起风了,一个和尚说风把幡都吹动了,正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的时候,惠能大师到了,议论不已,两个在争吵不休。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大师到这个地方说的第一句话,一鸣惊人啊!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两个心动!一众骇然。他这句话一出口,其它人脸色都变了,吓了一大跳,骇然就是吓得很不轻埃这一惊吓,其它和尚都要围拢来,这是什么人啊,说出这样令人诧异的话来。是他们远远望尘莫及的境界。印宗法师也被惊动了。肯定嘛,会有其它人跑过去说:外面来了一个人,说话这么厉害。印宗延至上席,徴诘奥义,印宗法师把他请进去,请上座,然后来请教佛法。见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听到我惠能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简明扼要,句句都讲到实处,而且不由文字。什么是不由文字?我们在刚开始讲《坛经》的时候就讲过,惠能大师不识字,他不识字,可是他很有文化!!有些人认识很多字,可是他却没有文化!真理在哪里呢?真理既在文字中,也不在文字中。比方说我们要表达一个心情,怎么表达呢?有很多表达方式。有人用很华丽的词藻、很美妙的语言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我现在对这个事情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感恩,或者说非常的留念,他可以写一篇文章,这是一种表达方式。写出来大家都说:唉呀,文章写得好。可是还有人可以不写文章,也不说什么漂亮话,放声痛哭一回,甚至哭得惊天动地、死去活来,唉呀,这个人动真感情了,了不起呀!这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哪个方式更打动人呢?可能放声痛哭的这个更打动人。文字有些时候是一种工具,起到一些作用,可是有些时候成了一种障碍,障碍我们见到真理。过于华丽,过于美妙的语言有时就真的成了道具了。佛法,尤其是禅宗,一开始从源头上,从佛祖传法的时候就已经立下宗旨,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咐嘱摩诃迦闍。这是佛陀当年就说过的。既有文字,又完全不在文字上面。凡夫是识字不识心,惠能大师是识心不识字,这很妙!宗云,印宗法师听完惠能大师讲这些佛法的道理后他说,行者定非常人,你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能曰:不敢。宗于是执弟子礼,印宗法师说:你肯定不是一般的人,我听说黄梅五祖大师那里传法很长时间了,得法的人往南边来了,今天见到你了,莫非就是你吗,你就是那个得法的人吗?惠能大师说:不敢。这很谦虚的表达就是我。印宗法师立马就非常敬重,以弟子的礼貌,以学生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六祖大师。我们讲到这个地方,后面还要讲到印宗法师,讲到执弟子礼。我们在赞叹六祖大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印宗法师也非常了不起啊!印宗法师实在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法师。他当时的知名度,在信教群众中的威望,在大家的眼里已经是一个非常灿烂夺目的身份了,极其受人尊重了。他见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这个人,出言了不得,马上执弟子礼,这才是圣贤了不起的地方!所以,伟哉印宗法师!壮哉印宗法师!了不起啊!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请你老人家把衣、钵拿出来,我们大家瞻仰瞻仰,祖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个衣钵,让大家都瞻仰一下。惠能大师就把这个衣、钵拿出来供大家瞻仰。兴奋,感恩,激动啊!可是我们生不逢时啊!如果当年我们在这个场合,也见见惠能大师传下来的这个衣钵多好啊!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