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二讲
    《六祖坛经》第二讲

    认识《坛经》,认识六祖大师,我们开始讲经题。我们都知道这部经是佛门禅宗的一部经典,那么我们首先有必要搞清楚这个禅字。连这个字都没搞清楚,就大谈特谈佛法,谈禅宗,就谈不上去了。这个禅字,现在所有人都知道它的读音叫,禅宗的禅,但是大家忘记了,或者说一部分人忘记了,这个字当初并不读,这就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造成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字,它的本来读音读shan,善良的善,善字那个读音。这个字,它组词组成什么词呢?封禅,禅让,基本上就组成这么几个词语,组不了其他词语。它的意思就是皇帝让位。我们中国最早讲到尧、舜、禹,最早的禅让从他们那个时候开始。尧年纪大了,把管理国家的领导地位禅让给舜,舜年纪大了又禅让给禹,禹呢,后来出了一点偏差,把领导人的位子给了他的儿子启,这就是夏朝的第一个皇帝,夏、商、周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的帝王要登基要加冕,他就要举行这么一个仪式,叫封禅。文武百官由皇帝代表国家给他职务,封官嘛。但是皇帝这个位子谁来给他封官呢?皇帝是天子,皇帝也要给自己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登基仪式呀,就叫封禅。封禅仪式举行完了以后,他就名正言顺成为天子了。所以这个字在中国有它独特的地位。佛法传到中国来以后,尤其是禅宗这些经典理论传到中国来以后,祖师大德在翻译的时候就很动了一番脑筋。这涉及到对中国文字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其中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主观客观的一些问题的了解,了解很透以后才能决定用哪个字。这个翻译,两种翻译方式:一种叫意译,一种叫音译。意译就是翻译它的意思,他那句话叫什么意思;音译就是翻他那个读音,那个声音直接拿中国字把他代替过来。当翻这个禅的时候,禅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现在要问一个人,不管他对佛法的研究、对佛学的研究有多深,我们问他禅是什么,谁也没办法回答。如果问急了,问得没办法了,可能会回答这么一句话:禅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禅!这句话回答很准确,既是无可奈何的回答又是很标准的答案。因为禅没法解释,禅是什么呢?禅可以说它涵盖了整个佛法的内容。它翻成中国话,翻它那个读音,后面还有一个字那,叫禅那,照印度语翻成中国话叫禅那,中国人好省略,就把后面那个那省掉了叫禅。这里涉及到中国汉字本身有一些它客观的因素,就是它会随着历史的时间长了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引用延伸,一个字它的本意是什么,后来转折意是什么,延伸意是什么,就多了。所以你查字典,那个编撰水平比较高的那种字典,它就告诉你,这个字的第一意是什么,第一意就是他的本意。第二意、第三意、第四意、第五意,就是它后来发展出来的意思了。就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翻译这个字的时候,祖师大德很有智慧。何以见得呢?我们举例说明。中国汉字里面很多这样的笑话,爪牙这个词语,我们现在说爪牙,这是个明显的贬义词,说谁谁谁是某某人的爪牙,这绝对是骂人了。但是大家想没想到,就是这个词语在200年前或者是150年前他还是褒义词,是个典型的褒义词,是夸人的、赞美人的。说这个人是谁的得力助手,谁离不开他,是他的左膀右臂,就夸他,这是他的爪牙。象老虎的爪子、老虎的牙齿,你想想看!那老虎要是没有爪子没有牙齿,那老虎就虎不起来了。你看看,同样一个词语因为历史的时间长了,发生变形了;诽谤这个词语,说诽谤现在都知道是贬义词了。可是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诽谤它没有多少贬义的意思,或者基本没有贬义的意思。诽谤是什么意思呢?诽谤是下级给上级提意见,臣民给帝王提意见叫诽谤。现在变成什么了,变成背后乱说人坏话叫诽谤了。还有大家,我们大家坐在这里怎么怎么样的那个大家,现在说大家就是大家了,很多人叫做大家;在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