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一讲
距离我家就一两里路吧,他碰到我了,嗨,你们出家每个月多少钱的工资?我跟另一个师父刚好同路,我说我八千,他一万二!?是吗?那可好了,我也去出家了!!当大家都在信仰佛法的时候,就变成一个赶时髦了,凑热闹了。当这个师父成为一个明星的时候,师父,请给我签个字吧!,粉丝就多了,多了以后师父就不清静了,脑袋就要发热了,这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搞忘了自己是干啥的了。历史上这些非常伤痛的教训,一直在那里警示我们。这正常吗?不正常。不正常该咋办呢?要面对。怎么面对呢?当时由于寺院经济非常富裕,我们举一个例,梁武帝非常信仰佛法,他信佛信到痴迷的程度。他在国家贫困的时候,老百姓没饭吃的时候,他还调拨大量的金钱去塑造一个一丈六尺高的纯金的阿弥陀佛像。这可取吗?大家想一想,这样的信佛是佛菩萨肯定的吗?佛法是关怀众生,佛菩萨渡众生是让众生过上幸福的日子,这是佛法的本怀,这是佛菩萨的本意。民不聊生的时候,社会动荡的时候,拿这么多钱造一个纯金的阿弥陀佛像在那里,我们恭敬佛的人看到佛菩萨像在那里,阿弥陀佛,这是佛像,磕头礼拜,可是一万个人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半的人都在惦记着,那是金子啊!哪天我找个锯子把头锯下来卖多少钱,锯只胳膊卖多少钱,他看到的可不是佛像,他看到的是一团黄金啊!很多想逃避税的人,逃避兵役的人,逃避徭役的人,混迹佛门,这事南北朝时期有,东晋时期有,隋朝时期有。因为有这样,所以给佛门带来了很多反面的东西,藏污纳垢了。正好!欲加其罪还何患无辞呢,更何况还有这些弊端的东西,让人羡慕又嫉妒的东西,让人从心里面极度不平衡的东西。人非圣贤,人也非草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是当他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就越来越过越来越过,那就不是孰能无过了,那是非常有过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当这个情发展到一个很不象样子的时候,那就是乱七八糟的情了,他就要干出一些很不成体统的事情了,这是学佛要知道的。这些人逃生佛门混迹佛门,这些正好是借口,所以奸臣谗言,给皇帝上奏折,啊,这个佛门里面怎么样怎么样,正好,皇帝也爱钱哪!是不是!梁武帝四次舍身同泰寺,历史上记载的嘛。皇帝当得恼羞成怒,当得气急败坏,他没办法,跑到庙里去出家。舍身了,舍掉天子这个位,跑到庙里当和尚去了。哦,这下大臣可吓坏了,怎么办呢?国不可一日无君,拿钱赎吧,这皇帝值多少钱呢?万乘之尊值多少钱呢?拿十个亿吧,拿现在话说我们拿十个亿吧。用十个亿的钱给这个寺院,然后把皇帝赎回来。这皇帝当了没几天,脑子又发热了,又去出家了,大臣们再拿十个亿吧,又赎回来。哦,这下寺院发财喽!发财了就不是好事情了,发财了就惹祸了。这些法难的产生,与其说它是奸臣的谗言,与其说它是坏人动的一些脑子,用的一些阴谋诡计,那都是外面的,这些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身的问题。自身如果不出问题,他怎么奸臣也好,怎么谗言也好,都不会出问题。自身出问题了,肯定出问题,所以内忧比外患重要啊!我们要想一想啊,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出家呢?是啊,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为什么要去出家呢?如果你们哪个要出家的话,我就要问你了,你放着漂亮衣服不穿,放着鸡鸭鱼肉不吃,你干吗要出家呢?你为什么要出家,我为什么要出家?出家应该追求什么?应该把什么东西摆在第一位?把什么东西摆在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乃至于没位?如果这些问题不想清楚,糊里糊涂就出家了,那可真是出冤家了。太冤了!出家要承担如来家业。如来的家业怎么承担?如来是什么家业?佛陀的家业,如来的家业,众生的慧命。我们说承担如来家业,如来家业是什么家业啊!哦,传给我一百万!?传给我一百万,怎么办呢?如果真是传给我一百万,那就要出现分赃不平,打破脑门。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