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附录二 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民国七十四年讲於台北国父纪念馆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和守道上来谈禅宗的特色。首先要各位了解:「禅和我们究竟有什麽关系?」「了解实践以後,究竟有什麽利益?」了解禅,有了禅以後,我们的生活烦恼会减少,对事情的看法不会颠倒,很多矛盾、差别的现象也可以统一起来。有了禅以後,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穷也好、富也好,有也好、无也好,视透梦幻空花的尘世,得到大解脱自在,这个禅就凌驾一切之上了。有了禅以後,我们在世间上没有恐惧,就是生死都不畏惧了。有了禅,心中就有了定,就有力量,当脑波在禅定里凝聚集合,接收感应的时候,自然容易心想事成,在禅的功夫之前无有不办啊!禅也不是出家人专用的,你们各位不要说是在家的佛教徒,就是回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徒各种宗教,任何人都一样可以参禅,禅是普及一切宗教的。我现在说一宗公案给大家听,让大家了解禅:有名的傅大士,梁武帝请他去讲经,他上台了,抚尺一拍,即下座。素有神通的宝志禅师立刻提醒梁武帝:「傅大士讲金刚经,讲完了9禅就是这样,最好的说法,最究竟的语言,就是「抚尺一拍」;虽是不讲,却一切都讲好了。这就是「一身原不动,万境自虚陈」的妙高禅境。还有一次傅大士讲经,梁武帝圣驾亲临,大家都恭谨的站起来迎接,傅大士却稳如泰山的坐着不动,有人急急催促道:「皇上驾到了,还不快快站起来9傅大士一笑,说道:「法地若动,一切不安9在禅法之前,天下什麽权位、财势都显得藐小了。假如你们各位有了禅,世间上的荣华富贵都会霍然矮了半截。另一次,傅大士头戴道冠,身披袈裟,脚趿儒鞋出现,梁武帝一看,啧!这像什麽啊?十分错愕的指着他的帽子问:「你是道士吗?」傅大士指着袈裟说:「不是啦!我是和尚穿袈裟。」「哦!你是出家和尚吗?」傅大士又指指脚下:「你看9「喔,是儒鞋,你是儒士吗?」傅大士摇摇手,往上指住头问:「你看,我是什麽?」道冠、儒鞋、佛袈裟,合三家为一家,意思就是说:禅,是包容一切的,禅不是隐居深山老和尚的专利,禅是儒、释、道三教九流社会大众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所以今天对大家讲禅宗的教学守道,对每一个人都多少有参考的价值。说到教学,禅门很讲究师徒相传,讲究悟解的教学。禅宗的教学和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方法不一样,有几点的不同:1.沉默法:现在社会上,无论是家长或老师都提倡爱语的教育,用温言软语开导。禅师们常常不用语言,沉默相对,一默一声雷,在宁静悠远中气象万千,比什麽语言还要响,还要多!2.棒喝法:社会上提倡爱心的教学,苦口婆心教授;而禅门提倡棒喝,一声霹雳破除黮闇无明,照见自性真情。像「马祖一喝,百丈耳聋三日」,像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的「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都是棒喝式教育法。3.问难法:现在的教育提倡启发式教育,一步步引导;而禅门讲究问难,机辩的追究,一改被动启发为主动探求,不作驯人作主人。4.劳苦法:现代教育讲究有安静的读书环境,在宁谧幽雅的气氛中学习,禅门却不止要在安静中受教育,更提倡在劳动、劳苦中参学。所以搬柴、运水是参禅,推磨、舂米也是参禅,砍柴、挑担无一不是参禅,从劳苦里面慢慢体会禅的意义,品嚐禅的法味。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禅的义蕴就阐发出来了:饮一水一冷暖,跌一跤一苦乐;自身疾苦自身担,自家宝藏自家知。我现在就把禅宗教学守道的特色分成四点,向各位作个简略的介绍:一.从肯定自我来谈禅宗的教学守道禅门,讲究不被人牵着鼻子走,不要东风吹东倒,西风吹西倒,一点自我的主张都没有。要紧的是自我肯定,「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这就是禅师自我肯定的特色。有一位南隐禅师,禅法的名望很高。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