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酝酿
其他煤球不一样,做起来非常麻烦,你别看它贵,可是耐烧啊,只要三只就可以做一整的饭,比你用以前的煤炭划算多了。”张婶不耐其烦的解释着。
“这么算的话也很划算诶,三只煤球才六文钱,我家每只做中午晚上两顿饭一个月都得花二百多文钱买煤,算起来每都得八九文钱!”茶叶店的张掌柜算术很好,掰着手指算了一会儿,得出了这个结论。
张掌柜是个生意人,既然他蜂窝煤省钱,那准没错!于是众人都接受了蜂窝煤即好烧又省钱的事实,心里打算着等家里的煤炭烧完了买些蜂窝煤试试。
“娘,你干嘛那么多?都耽误咱们的生意了!”等店里客人少的时候,张秀儿终于忍不住对自己的母亲抱怨道,刚才张婶只顾着给客人们介绍蜂窝煤的好处,所有的活计都落到了她一个人头上,送包子,盛汤,收钱,洗碗,直忙的她脚不连地叫苦不已。
“唉,阿越的生意不是刚开始嘛,我能帮就帮一点儿。”张婶道。
“傻子的生意又不是咱家的生意,用得着那么卖力吗?”张秀儿嘟囔了起来。
“你这孩子什么呢?陈家的生意以后还不是你的,你早晚要嫁给阿越啊。”张婶嗔骂道。
“要嫁你嫁,我才不嫁给他呢!”张秀儿气哼哼的,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阿越有什么不好的?人长得俊俏又精神,他的呆病也好了,况且他还很能干,你,谁能想出卖蜂窝煤这样的生意?”张婶儿苦口婆心的劝着自己的女儿。
“卖蜂窝煤还不是卖煤了,和其他又脏又黑的煤贩子有什么两样?都是破落军户臭苦力!我要嫁就要嫁个知书达礼的读书人!”
“唉,你这孩子!”张婶知道女儿自脾气就倔,只要她拿定主意谁也劝不了。
可是女儿啊,难道你就没看出来阿越前途远大吗,现在有娘和陈大叔压着,他还能答应下来这门亲事,一旦等人家飞黄腾达了起来,你再想嫁人家可还不想娶呢!那个吕秀才有什么好的?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的,要考个举人,可是连考了三次都没有考上,等他考上举人还不知猴年马月呢。再了举人就那么好考,很多秀才考了一辈子还不是没考上!
外城的菜市大街,这里是北京城的物质集散地。大街两行密密麻麻的到处都是店铺,各种货物从永定门右安门运入,便进入了这里的店铺,然后送到北京的各个角落。
杜渊坐在一家干货店的门外墙边,倚着墙像往常一样吹着牛逼。
“我们宣武门甜水胡同最近可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就是神机营陈总旗陈江河的儿子陈越。
这阿越自聪明非凡武艺超群,一杆长枪使得那是泼水不进。可就在他十五岁那年,因与人搏斗被人砸中了脑袋,从此变得浑浑噩噩痴痴呆呆。”
“嗨,我以为你的是谁呢,不就是那傻子吗?”另一个苦力不屑的道。傻子的名字在场的众人大都听过。
“你以为阿越是真傻吗?错!人有三魂六魄,他只不过是其中一魂两魄离体而出,飘飘渺渺飘到了西方。”
“他魂魄去了西方,不是去见如来佛祖了吧!”一个苦力哈哈大笑了起来,和爱吹牛八卦的杜渊逗着闷子。
“什么如来佛祖?是到了昆仑山,被太乙真人收了起来,太乙真人你知道吗,就是那哪吒三太子的师傅!哪吒削骨还父、削肉还母,没有了身躯,正是太乙真人一莲藕为基为他重炼了身躯。”此时封神演义的故事已经在大明流传了开来,大家都听过哪吒三太子和太乙真人的名号,于是便聚精会神的听杜渊的胡扯。
“阿越的一魂两魄也是飘到了昆仑山,为太乙真人收在紫金葫芦中。”
“那太乙真人为何没有为他炼制身躯啊?”一个苦力不解的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