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全幅
成像素质如何。

    “这东西的成像效果应该比枢1采用双摄方案+后期合成高不了多少,以它的成本造价来,完全就不具备竞争能力。”

    看到显示器上面显示的图片,汪正国是真没觉得它比枢1好到哪里,毕竟是单块彩色传感器直出效果,简单粗暴,就靠堆传感器尺寸上来的产物,总归还是要受限于时代技术水平。

    汪正国看过之后给出这样的评价很准确,因为几乎整个研发团队都是同样的结论,目前全画幅传感器真心没什么太大的产业化价值。

    不过这研发团队能够实现传感器尺寸大上面的突破,倒也还算是一次不的胜利,从理论运用到成熟实用,大家都是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嘛,要充满十足地耐心去等待!

    “我们现在也没有打算将它大规模产业化,毕竟这还不现实,光是这成本就几乎没有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了,上马这个项目是为大型光学成像设备而准备,属于国家项目,所以那边只要求性能的极致,成本方面不用考虑太多。”

    国家项目!

    汪正国这下似乎有些懂了,大型光学成像设备镜的话,如果不是给文台使用,那就必定是光学侦查卫星、航空侦查吊舱,毕竟传统的胶卷返回式光学侦察卫星使用起来实在太不方便,哪里比得上数码光学传感器来的好用。

    好像美国佬的KH-1也已经在研制当中,而苏联的琥珀系列数字侦察卫星已经在轨好几年,采用数字式光学传感器的侦察卫星,在国内也确实能算是一次巨大地突破,一旦能突破该技术,那就是全球第一梯队。

    目前白斯文教授这边开发S光学传感器,再加上蜀都光机所那边的自适应光学技术,再配合航口的卫星平台。

    这绝对能够弄出世界一流的光学侦查卫星,虽然主流学术界都认为S传感器成像效果比不上D,但问题是现在国内的D技术方面完全比不上S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国防科研项目就投入不足,使用技术相对成熟的S传感器,能少花点钱就节约一点,并且目前白斯文教授弄出的S光学传感器已经是世界顶级水准,以后S传感器挑翻D也不是没可能。

    “既然是国家项目,那当然不能推辞,电讯工程学院本来就有一定的军工背景,有些责任,您老还是要担起来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工业之流光岁月简介 >工业之流光岁月目录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