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莫拿孝子入公堂
,在西北算不上什么大事。别的不,成纪县城就有几家售卖牛肉的酒肆,刘清明甚至前几还吃过呢。
不过牛肉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压根不是那些个普通百姓能吃的,以是这盖子一旦揭开,还真是不得不处理。
只是,沈耘,又是沈耘。这个冬,刘清明还真是听这个名字听了很多遍。
“明老大,本官且问你,沈耘食用牛肉一事,是你亲眼所见?”
“不曾,不过,大年初二晌午他家传出来一股子牛肉味道。这事儿咱们村里人都知道。”
“你可知道他牛肉来自何处?”
“不知,我只知他吃了牛肉。不是吃牛肉就要犯法的么?知县老爷,你可不能因为他读了几书就宽宥于他。似这等视朝廷法度无物的家伙,该当好好惩处一番。”
这话明老大当然不会,这是沈夕教给他的。
刘清明不觉皱了皱眉头,看来今日,这县衙还放进来个混不吝。
“如此,那,且待本官将沈耘提押来。”
“县尊且慢,容在下两句。”江济民站出来,拦住了作势就要将令箭扔出的刘清明,得到允许后,匆匆道:“据江某所知,沈耘如今尚在孝期。以本朝律例,守孝之人,不得带入公堂。”
“那该当如何?”刘清明似是有意让明老大听个清楚,因此追问。
“想那沈耘既然是个读书人,那么便差人让他送一份自辩状来,快马来回,也不过一个时辰。倒不如让这明老大先等等。”
江济民看出了刘清明先前的不快,微微笑着,除了这样一个主意。
作为好几年的知交,刘清明哪能不知江济民的意思。他也知道此事非常蹊跷,沈耘给他的印象,不是那种猪油蒙心敢如此大胆又奢侈的人。
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惩治一番明老大,刘清明点点头,派个差役办理此事,明老大则被请到了县衙大堂的偏房里。
明老大先前还以为自己告状成功,这会儿是得了知县的优待。
哪知进了偏房才不是这么一回事。
县中今日当值的差役都在这偏房中歇息,里头暖和倒是暖和了,可是明老大膝盖上还沾着尿印,先前大堂寒冷,倒是没觉得,如今进了这热屋里,瞬间一股子尿骚味弥漫开来。
这群差役是干什么的?
虽只是被刘清明呼来喝去的人物,但也不是他明老大能直视的。更兼先前如果没有明老大这通登闻鼓,各自早就回去歇息了,哪里还用得着在县衙受罪。
什么叫软刀子杀人。
刘清明的手笔正是如此,一干差役看着明老大不顺眼,哪里管他是原告被告。当即将明老大驱赶到门口,又将两边门窗统统打开。
很多有相似经历的人就知道,这世间有种风叫做穿堂风,经常被人用来清洁室内空气。
效果自然是极好的,可是身处在前后门窗的地方,少不得接受风口寒冷的侵袭。有些体弱的人,甚至于很容易就因此中风眼歪鼻斜。
明老大倒是穿了一身毡衣,然而也并没有什么用。阵阵寒风吹过,瞬间将他冻的瑟瑟发抖。
这回着滚刀肉是真的想哭了。从来没有进过衙门的他,才明白为什么经常有人对他,衙门一张嘴穷死富出来。可是后悔已经晚了,这会儿自己哪怕提出要离开,这些家伙也不可能放过自己。
一时间明老大心中无比的悔恨,不仅恨自己贪图那几十文钱,更恨沈夕这厮撺掇是非,怂恿自己干这种倒霉事情。
可是,心里贪欲盛行,这会儿,明老大心里想的还是如何从沈夕哪里敲几笔钱来,而非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审讯。
沈夕正读着书,就被县里的差役告知了明老大状告自己的原委。心里暗自气恼之时,也开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