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正是要慨你之慷
子都不愿再来牛鞍堡,因为这里有他经营了大半辈子,却短短数就被一个后辈彻底崩坏的乡邻关系。
可是,到底还是要再来,至少一遭。
从沈夕离开后,村里就开始闹得沸沸扬扬。批驳沈耘太过无礼的自然是有,可是并不多,因为很快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就被获利的人们接连不停的唾沫星子淹没了。
无礼又如何?
沈耘并未将从沈夕处索来的钱财揣入自己的荷包,相反,四两银子,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兑成了粮食纷飞村里日子困苦的人家。
这份德行,可不是沈夕那种人能有的。
一时间纷纷夸赞期沈耘这个后辈,以至于呆在家中的沈美都听了这件事情。
“老六这家伙,平素还自诩聪明,结果,居然被一个后生给坑了。真不知道这子走的哪门子运,居然得了县尊的赏识。看来往后咱们的想要打压他的意思,还要暂时缓缓。”
沈美暗自嘀咕着,心里却已经有了打退堂鼓的意思。
两时间倏忽即至。
沈夕如约而至,带着数量粮车在沈耘家门口一字排开,早就等在附近的村民哗啦一下子纷纷涌过来。
走出门来,看着眼神热切的村民,沈耘忽然越发明白什么叫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过,他们如何,沈耘也不在乎。
“三爷,劳烦你看着,鳏寡孤独,每家一斗。若还有剩余,家中有重病者均分了。至于其他人,就莫要看热闹了,散了吧。”
沈耘早在两日前就已经定下了分配的章程,如今在重申一遍,自然有勿谓言之不预的意思。
三爷是个包打听,自然性格也是个好热闹的。何况这里头他年纪又长,也不怕有人敢闹事。
看三爷很是兴奋地点头答应,沈耘笑笑,在沈夕惴惴不安的眼神中,回到屋里取出一册书来,交到沈夕手上:“自此之后,你也莫要提什么亲族情谊。自今日起,没了。”
其实沈夕很想,谁愿意和你套关系,若非被逼无奈,他宁愿永远都不见沈耘。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真的不好出口来。
冷哼一声,沈夕将那值四两银子的《礼记》放在怀中,好似要填补那内心的空白一样。
县衙。
江济民正捧着一幅装裱好的卷轴,朝刘清明得意地笑着。
本来装裱这个东西,自然等浆糊阴干是没有这么快的。可西北气干燥,加上江济民与数个装裱匠人整拿着扇子对卷轴扇,硬是将半月的工期缩短到四。
刘清明心里是有点后悔的。
为什么当日自己没有想到这一茬,居然让江济民这酸儒算计了一道。
看着如今装帧精美的长卷,刘清明越发不满江济民的得瑟了:“你不过得了十来个字,有什么得意的?本官不日便会有一本沈耘手抄的《礼记》。”
老友二人相互拆台,若是让外人看到,定然会惊掉大牙。
可现实就是这么正常,刘清明得意地饮了口茶,笑眯眯地看着江济民:“你猜,我是用什么手段弄来的?”
言外之意,正是在讽刺江济民不顶用,非得自己这个东主亲自动手。
“不就是威逼利诱沈夕那个老油条,想借其亲属关系找沈耘动笔么。我告诉你吧,没门。早在沈山过世之时,着叔侄俩就闹僵了。各种是非虽然不便评价,可是依我看来,你给沈夕的,远远不够他付出的代价。”
江济民这秦州第一幕僚不是白当的,刘清明心里那点心思他早就看的通透。
不过他与沈耘的交情,如今就像是君子之交一般,两次接触,沈耘的品行在他看来还是可靠的。而平素见惯了沈夕溜须拍马,自然生就抱着几分恶感。
“什么,闹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