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怎么样做官
多数都是用的这种方法,而且岭南多的是大树石头,一般就地取材最适合农家安居。“
他看魏慎听的聚精会神,更来了劲把当日所见所闻都滔滔不绝的了出来,他似乎比较会表达,又加了点自己的想法在里面,听起来格外传神,就似让人回到了当时的情形一般。
魏慎忍不住示意他别停,眼光却四处远眺着。只听他不停下来:“,,,,,,而且啊!听迁来咱们岭南的人受了朝廷大恩,感激不尽的遵照朝廷安排,自觉的都是用这种方法来组建家园,现在去看看家家户户都供着皇帝长生牌位呢!后来县里又把朝廷分配的家禽种苗交给他们自己安排,十户租借一头耕牛营生,的年前授命陪县里一位佐官老爷也来过一次回访哩!当时看到的情形就和大人现在一样惊讶,还感慨着如果以后不在县里供职的话,就领着家里老也辟个安静的地方像这般快活!”常三看魏慎好话喜欢听,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起来。
魏慎确实太惊讶太震撼了,慢慢策驴走着,不觉就到了半山,渐渐就看到了这边山坡上没有高大的大树,斜斜的山体上有一块块的水田,一梯一梯的蜿蜒而下,而且田里有不同的作物都长得很好。
魏慎更是惊讶了,这里山高水少,而且山上边显然是没有看到水塘之类蓄水的地方,这些水田却怎么来的呢?岭南虽然雨水多但是不可能几下次雨啊!
魏慎越来越好奇,不由自己放开毛驴来,让魏喜牵了,自己便顺着梯田一路走来,不时蹲下看田里的泥巴和水分情况,果然是一块块的梯田每块都是水分充足。常三两个人也不懂只有老老实实跟着,魏喜却牵了驴在一边!
走了一阵看了一阵,不时间就看到一条两尺来宽的水沟出现在眼前,它在山体边蜿蜒延伸,这水沟依山而就,有些地方藏在灌木丛下,有些地段消失在大石后面,有些地方显然有人工修饰的痕迹,但是都连绵不断的在一起。
魏慎本来就是个聪明的仔细看罢,哈哈大笑:“我懂了,我懂了!”常三两个人莫名其妙的看着魏慎一身泥巴一脸高兴!
常三看魏慎高兴,似乎记起来了什么,凑近了:“这里以前是没有这水沟的,当初来选地方的时候!据朝廷派来的官老爷就是看中了,才选中让大家在这里建房开地。那些乡民都不愿意开这山坡上的荒地,没有想到那个大人领着乡民爬到那边山上,找到一条瀑布两三就引了这条水沟来,没过几功夫这些荒地便变水田了!“常三有些得意了卖关子的得意洋洋的看着不懂的魏喜,但是看着魏慎盯着自己只好尴尬的马上又接口。
他指着右边远处那延绵一体的山道:“那边远处的山上长年累月有条沟,流水不大但是有条瀑布,都直接流到那边的海里去了,而这边你看看这山体边上生的一片斜斜土沟,虽然不明显但是正好连着那边了,那个老爷就让他们开了这条水沟夯紧了泥巴,那水就引过来这边了,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他没有让水往这边开的梯田直接往下流,而是只允许很少的定期放一点点的水,其余的便把这条水沟多余的水,引导到十多里外另外一个村子里去了,那边有个然的湖哩!没有想到这片高坡开辟的梯土竟然变成了良田,朝廷有规定这些自己开辟荒地的水田,只要不刻意破坏山林造田,就算乡民自己的永业田,而且自开辟到五年后朝廷才征收授业田一半的税收,这些乡民都高兴的不行了,就是的也很心动啊!”
魏慎心里激动的不行了,他擅长水利开发和利用,他更是自然知道像这种政策前所未有,这种益民的举措直接可以导致全国各地农田增加,虽然暂时国家没有明显收益,但是老百姓却受益匪浅,不出几年国家的税收自然会大大增加而不会直接损害老百姓。
看着这条水沟魏慎的心里更是激动,常三不知道这条水沟现在的意义,魏慎却知道这意味着不但这片水田自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