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和《悲惨世界》
雨果和
爱好文艺和爱看电影的人,我想他如果不曾读过或是看过
(又译《孤星泪》),他一定会读过或是看过《钟楼驼侠》。如果两者都不
曾,他至少会知道这两部名著的名字。因为这都是雨果的名著,已经不只一
次被搬上银幕,改拍成电影。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家。是诗人、戏剧家,同
时更是小说家。我们翻译雨果的作品很早,不过从前不是将他的名字译成雨
果,而是译成嚣俄。
当年林琴南与别人合作翻译外国小说,就译过雨果的名作。
不过当时的书名不是用,而是用《哀史》。就是《钟楼驼侠》
也曾经译过。雨果这两部小说都很长,林译都是节译的。但是无论如何,我
们对于雨果的作品,总不算陌生了。
雨果生于一八○二年,正是拿破伦不可一世的时代,也正是法国多事的
时代。雨果在文学上的成就,虽以小说为世人所知,但是他的性格可说是诗
人的性格,热情,冲动,富于正义感,富于同情心,对于爱情又十分看重。
他可以为真理而死,又可以为爱情而牺牲,所以具有典型的诗人气质,同时
也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作家。
雨果出身于军人家庭,他父亲是拿破伦部下的军人。他虽然出身在这样
的家庭环境中,但是很小就有文学天才。十三岁时,他在学校里就动手翻译
拉丁古典诗人维吉尔的牧歌,结果给老师打了一顿。并不是责他翻译得不好,
而是老师自己也恰巧翻译了这首诗,他怪这孩子竟胆敢同他竞争。雨果只好
噙着眼泪回家。但他并不气馁。他瞒了这位老师参加校中的诗歌竞赛,毫不
费事的就获得首选。到了十七岁,他已经是一位受人喝采的青年文人了。
他的名作《钟楼驼侠》,作于一八三零年,这时雨果已经二十八岁。他
在这年九月开始动笔,在整个秋天和冬天勤力的写着,到了第二年一月,这
部大著就已经脱稿了。
《钟楼驼侠》的原名该是:《圣母院的驼背汉》。这是以法国巴黎那座
有名的圣母院为背景,描写该院一个司钟的驼背汉的故事。这个驼背汉被人
目为废物,讥为白痴,指为怪物。可是在他的心里不仅有善有恶,还有正义
感,还有爱情。因此中文译名称他为quot;驼侠quot;,可说十分恰当。雨果的小说,
写来场面大,故事曲折,情节紧张,有笑有泪,有愤怒有幽默,是典型的浪
漫主义文学作品。《钟楼驼侠》正是如此。所以一共拍过几次电影,每一次
都很能吸引观众。
的篇幅比《钟楼驼侠》更长,场面也更伟大。这可说是文
学史上伟大作品之一,比起托尔斯泰的也毫无逊色。雨果仅
凭了这一部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已经可以获得不朽的声誉。
出版于一八六二年,这时雨果已经六十岁,可说是他千锤
百炼的精心作品,未出版以前已经先有了九种语文的译本,同时在巴黎、伦
敦、布鲁塞尔、纽约、玛德里、柏林、圣彼德堡、吐伦等地出版,可说是当
时世界文坛的一件大事。据雨果的传记说,在巴黎出版的第一
天,在清晨六时,读者就包围了书店门口,等候开门后抢先购买。据说在仅
仅几小时之内,就销去了五万册。
共分五大卷,以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