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达尔文
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quot;
恩格斯的褒辞并不是随便说的。因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达尔文,与研究社
会进化的马克思,而人会发生深厚的友谊,而且可以相提并论,乃是因为他
们两人的工作目标是相同的,大家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向上;不过一个是从
生物学的观点去阐明过去,一个是根据人类的经济生活去指示将来。
贫困的折磨,马克思自己就切身体验够了。据他的传记所载,他侨居伦
敦的时期,也正是他潜心从事《资本论》的写作时期,他的生活上的贫困真
是惊人的。他住在湫隘不堪的贫民区内,除了零星写作的稿费和友人偶尔的
馈赠之外,毫无其他固定收入。他时时没有钱买面包,房租费用更不用说。
有三个孩子都因营养不良而先后生病死去,女儿死时更穷得无以为殓。马克
思夫人曾在一封信中提起过这种悲惨的遭遇。
有时,当家中什么东西都典质一空,而又告贷无门,邻近的伙食店又拒
绝再赊欠时,他们一家便会真正的挨一天饿。入夜,没有钱买煤油,黑暗无
灯火,马克思夫妇在楼上默然相对,孩子们坐在楼下的门口玩,每当讨账的
来了,他们照例回答一句:quot;马克思先生不在家。quot;
这种生活曾使得他自己一再感慨。但他知道,这是quot;贫困quot;在作祟。而
贫困的原因,乃是由于社会应该给与他的工作酬报,已经中途被人剥削。由
于这种切身的体验,使得他更坚持自己的学说研究,终于在伦敦博物院的图
书室里完成了他的《资本论》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