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本人的“第四大进逼”最后终于失败。闸北附近两个半月的战斗证明白费力气,敌人的攻击更加猛烈了。这不合乎一切军事原则。根据一切战争法则,钢铁和血肉对阵,血肉应该会逃走。掌握空军、超级坦克、超级枪炮,尤其是海军大炮的攻击,毫无疑问,应赢得胜利,防卫早该粉碎。但是这一仗打了十多个星期,中国战线还坚守着。日本人开始抱怨中国人用“不公平”的自杀战术。这是一位日本军官气冲冲宣布的。“根据一切战争手册,”他说,“中国人已经败了,他们却不知道。”

    基于两个半月的经验,日本人首次启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名的“无声弹幕”老伎俩。这次对准中国战线中心的大场,如果他们能攻出一个缺口,中国人在江湾和闸北的右翼就被切断了。炮弹一寸寸摧毁中国的防线,日本人占领了郊区的小村。大场的中国司令自知责任重大,必须不顾一切坚守住,大场被夷成瓦砾,所有壕沟和防御工事都被夷成平地,士兵都坚守至死,一营营遭到敌人突破,这是整个抗战中流血最多的战役,双方损失很大。

    老彭和梅玲——现在是丹妮了——就在这场战火中到达此地。

    丹妮不愿被人看见,他们就在远离战火的外国区艾道尔第七街上找到了一家为中国旅客和中下层店主而设的小旅馆,他们只租到一间房间。

    第二天他们到柏林敦旅社找博雅的亲戚留话。那间旅社位于包柏灵威尔路,是一流的旅邸,是一个中国人向外国店东买下来的。房客大多是中国人,也有少数外国客人,那边还运用外国旅馆的规则,服务生都穿白色,像丧服一样。

    老彭和丹妮进去找博雅的叔叔阿非。老彭仍穿着旧棉袍和那双没有擦油的皮鞋,脚跟又宽又低,门僮差一点儿挡驾,但看见旁边有一个美丽摩登的小姐,才让他们进去。台边的职员用电话告诉了房客的身份,他们就上了三楼。

    阿非不在,他太太宝芬在房里,和木兰姑姑的曾家嫂嫂暗香在一起。暗香的两个女儿也在,正和宝芬的两个女儿玩得起劲呢。

    老彭自我介绍:“我是姚博雅先生的朋友,我刚从北平来。”

    宝芬叫客人进屋。

    “阿非不在家,我是他太太。这是曾太太,我的表嫂,经亚的太太。我猜你听过我们的名字。”

    “这是我侄女丹妮。”老彭说。

    然后宝芬介绍她十四岁和十二岁的女儿银红、银珠,以及经亚的女儿:十五岁的宛若和八岁的宛珍。

    丹妮很兴奋。她看过罗娜的家庭相簿,也听说博雅有很多迷人的姑婶。宝芬的美貌、衣着和仪态有些吓住了她,但是暗香穿得很朴素,具有一种单纯的气质,显得和蔼可亲。

    “我曾在北平做过罗娜的客人,”丹妮说,“听她提到所有迷人的亲友。”

    宛若是四个孩子中最活泼的一个,她连忙和妹妹宛珍冲进隔壁房间,激动地对父亲曾经亚和哥哥宛平大叫:

    “北平家乡有位朋友来,爸爸。”

    “还有一个小姐,”宛珍说,“她有一头漂亮的卷发,说话声音很好听。”

    经亚正在教儿子中文。宛平今年十八岁,是一个谨慎、聪明、好习惯的少年,他帮忙家里管账。孩子们拖着父亲进屋,等大人介绍。丹妮喜欢这些孩子。他们都很漂亮,宝芬的女儿继承了母亲的容貌,但是宛若活泼顽皮,最吸引丹妮的注意。孩子们立刻带来了快乐、舒适的家庭气氛,那是她梦寐以求的。

    当老彭和大家谈话时,丹妮开始和女孩们聊天。宛若起先很害羞,只回答她的问题。但是她一直崇拜美貌,于是自言自语说:“是宝芬舅妈漂亮呢?还是这位新来的小姐?谁是第一?”因为她心里早就把宝芬列为第一,木兰第二,尚未决定谁是第三,有时为了忠心而把母亲列为第三,暗香却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风声鹤唳简介 >风声鹤唳目录 > 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