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梅玲笑了笑,有些脸红。他们四目相投。
“我想他爱上我了。”
“你怎么会这样想呢?”
“喔,女孩子永远看得出来。他很腼腆,而且愿意为我做任何事情。”
“你介意吗?”他们目光再度接触,梅玲笑了。
“喔,他好幼稚,好敏感——脸红得像大闺女似的。”
博雅叹口气:“他还不坏,比他哥哥讨人喜欢。”
梅玲又发出低柔的笑声。“杰米——你要我叫他冯健——满头的霜发,教我很不舒服。”
这样交换了意见,使彼此好感骤增。共同批评第三者通常都意味两个谈话者彼此恭维,这是一切女人闲谈的基础。表示你们俩都不喜欢同一个人。能轻易照出你们互相喜欢的一个好方法。梅玲很圆滑,不提凯男。她真心喜欢博雅,喜欢他的教养和坚定、明晰的意见,等她听到博雅弹钢琴,惊奇地发现到不用乐谱就弹出不少曲子时,对他也就更佩服了。博雅也对梅玲着迷。她娇小玲珑,似乎娇小有不少益处。娇小令人想服务,站在高大的男人身边却令人想起甜蜜的奉献,高大的男人都喜欢娇小,还令人联想到身心敏捷,而梅玲的明眸、巧笑和戏谑的神情却显示出她的聪明,她是一个双眼灵慧、脆弱、悦人的创作品,是江浙一带常见的南国佳人。
走出秋柏飘香的幽径,他们沿着一条小路向东行,一路上青草萋萋。到了大门边,博雅伸手推门,带梅玲走进石头院子,里面仿佛是几百年未曾有人住了。
春明堂曾是建国的满洲亲王宾客大厅。后来博雅的祖父买下园地,就把这儿当做姚家的祖祠。大柱子和木造的部分与城市中其他的亲王府同一格局。屋门因日晒雨淋,年代久远,已呈现干裂粉红色斑纹,如今门扉深锁,由上门框的镂花处看去,里面是一片漆黑。
博雅拿出一把将近七寸长的钥匙,把锁打开。他推开木闩嘎嘎响的重门,梅玲一不小心在特高的门槛上摔了一跤。这个建筑物似乎是为作难人造的。博雅奔上前扶她。
“受伤没有?”
“没有,谢谢你。”梅玲抬头对他笑笑。
博雅心跳加速了,这是他俩首次在黑暗的大厅里单独相处。里面有瓦片、粉墙和旧木的气味,家具上也盖上一层厚灰。梅玲缓缓地踏上一尺半高的景泰蓝香炉和一对白蜡烛台,台上插有半截红烛,足足有两寸厚。后面墙边有几个木制的神牌,绿底用金字写上祖先姓名。三十尺的高墙上挂着博雅祖父的画像,浓眉雪白,锐利的双眼上有眼泡浮现,还蓄了长长的白发。这张画像挂于博雅父母亲体仁和银屏放大照的上端。旁边有一幅卷轴,里面是一张少女像。被画像中老人的眼睛震慑了,梅玲惊叫说:“那是你祖父吗?”
“是的,”博雅骄傲地说,“邻居都叫他老仙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小时候他就不知去向,入山朝圣了。你如果看看他的长髯底下,你会发觉他穿着和尚的衣服。他叫家人不要找他,他十年后自会回来。他真的回来了。我二十岁那年,我们正在纪念我母亲二十年忌辰,他突然回来了,穿着和尚衣。想想我们多惊奇、多高兴!他具有一股我们无法了解的气韵——至少我年岁更大才慢慢体会出来。他对我很和气,不过很疏远。你知道,不明了的事会使你夜夜睡不着。他是一个巨人。”
梅玲诧异地听着。后来她看到那幅卷轴,连忙走上去。
“这是红玉!”她惊呼道。高顶的大厅光线仍然很模糊,那幅肖像是水彩和工笔绘成的。梅玲走近去,看见一个少女穿着明代服装,梳着明朝的高髻,站在一个红栏杆的曲桥上,下面有几条黑红花的金鱼在莲花池里戏水。头上是一棵柳树,背景空白,让人想起一片浓雾,只有两三处淡色的泼墨,指出远山的情景。那个少女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