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伺候不了的。国强忽然难过了,他明白这完全是钱的力量,几天前,桂芝还是另一个态度,逢到给老爷子端屎端尿,她不情愿上前……
可现在,赵国强离开病房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桂芝一个劲催他回村,催得他没法,只好离开医院来到街上。街东头就是汽车站,班车一辆一辆从院里驶出来。可能那儿也搞承包了,班车走在街上,只要见人招手,就立刻停下,所以,坐车变成十分方便的事。赵国强已经有几次要抬起胳膊招手,但都没彻底抬起来,以至有一次抬到半道,竟使一辆班车停下,车门哗啦打开,售票的喊快上呀。赵国强没办法说我没招呼车,售票的脸色大变骂你吃饱撑的举胳膊干啥。赵国强说我挠挠脑袋你管得着吗。说罢,他赶紧躲到一边,生怕再把哪辆车给招引停了。
一阵阵巨响从老街的北面传来,那是打桩机的声音。县城的北山坡已被削平,在那里可能要建一座高标准的中学。赵国强不由地就想起三将村小学校破烂的房子,熬过这个多雨的夏天,那房子几乎八面透风上下通气了,秋天一过,孩子们怎么在里面过冬呀,看来,得赶快翻盖。
再看看老街东面挺远的东山下,一大片红顶的厂房神话般地连成了美丽的图案。那里是新建的一个食品加工集团,专出各种饮料,好赚钱呀。其实,原料不过就是山楂和各种果子。这些东西咱村里也有的是呀。有一年山楂收购价太低,村民们都不摘,让果子烂在树上。要是能加工,把原料变成成品卖,村民们该增加多少收入呀。比如钱满天家卖木板,要是村里有个家具厂,利润肯定大大增加,这就好比卖鸡蛋不如卖鸡,卖树苗不如卖成材……还有县城南边河上的大桥,把两岸连成一体,桥头还设收费站,那哗哗的车轮子,一年能给建桥人多少收入。赵国强的心怦怦动,他想起四季不枯的青龙河水,能灌溉多少稻田,浇多少果树,如有可能,拦腰建一水坝,修一座小型水利发电站,那也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事,三将村周围百八十里,严重缺电,别的不说,钱满天为了他的加工厂单独从外县拉来一根线,光请客送礼就花了上万块,杆和线以及工钱还另算。
赵国强的心在这沸腾发展的小小世界中实在安静不下来。而这一切,又与他说出要回金矿有关。毕竟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讲:好马不吃回头草。金矿是他呆过的地方,如今回去,就意味着要与三将村远远地离开了,即使可以隔三差五的经常回家,但心理和事业却与三将隔着厚厚的一道墙。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若想混个衣食足,只要你辛勤劳作,却也不难办到;可要想多干点事,把自己的抱负,哪怕是小小的抱负施展开来,却是件不容易的事……
一辆班车猛地停在赵国强的身边,把赵国强吓了一跳,他心里说我可没举手呀。正想着,车门开了,高秀红从车上跳下来,冲着赵国强一笑说:“我看着像你,真是你呀!”
售票员喊:“你还没给我看票呢!”
高秀红把手里的票往身后一扔,上前说:“真巧,昨晚我做了个梦,就梦见你,今天果然见到了。”
赵国强向后退了一步问:“你干啥来?”
高秀红说:“还不是为了你们。我公公的眼给白灰烧坏了,我给他买药。”
赵国强心头一紧:“烧坏啦?”
高秀红笑道:“瞧把你吓的。没大事,我懒得在家,就势也出来转转,也想看看你。那天,要不是我挠了喜子,怕是你站不在这……”
高秀红说着两眼直直地盯着赵国强。赵国强顿感不安,连忙把目光转到别处。他对高秀红了解得不多,影影绰绰听人议论这媳妇不大地道。偶尔去广田家,碰见她也从不说话,最多点个头就过去。但这回干架,又确实是高秀红救了自己一下,要不万一被喜子给抡上,肯定不能像现在胳膊腿这么利索。按说是应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