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老兵
    车还没到半山腰,就下起了霏霏小雨。刮雨器在玻璃上忽左忽右地抹开雾水,漫山升起的白汽里,遂望得到山顶上时隐时显的飞檐廊柱了。

    车上三个人,我坐在后头,副驾驶位上是水哥,开车的是他岳父的义子,姓黄,额头高,鼻头大。他低声道,到了。我们遂下车。大庙的拱门森森立于眼前,仿佛随时要吞噬掉什么。钟磬声同诵经声织在一起,亦随雾岚在山间飘忽,如同耳语。

    这是在台中的山上。七月里,我们到台湾访问。结束后,水哥因私事要稍作滞留,他叫我亦陪他几天。于是其他的成员从高雄经香港回国,我们则来到台中县。

    水哥的岳父是国民党一位高级将领,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他来不及携妻儿老小,就随蒋家军quot;转进quot;到了台湾。这一去,竟再也没能回来。后来水哥的岳母辗转打听,才晓得自己的夫君已于十年前病逝,孤身一人,举目无亲,晚境凄凉。死后,连骨灰都没下土,只是寄存在某个地方。所以我们行前,水哥的岳母哭着叮嘱水哥,一定要找到骨灰,把它带回故乡来。这便是水哥的私事。

    水哥一到台湾就四处找老军人打听,因他岳父原是名头不小,人皆知晓,但亦是不晓得骨灰厝于何处。后来终于打听到,老将军收有一义子,原是他的勤务兵,后从军队出来,在台中开一小饭店,估计是他安排了老将军的后事。我们在台中几经周章,终于在一条小巷深处找到了这位黄姓义子。果然是他料的后事。他家里后头就望得见山,山上有庙,他义父的骨灰便寄在庙里。每年祭日,他便到庙里烧一炷高香,算是对义父昔日恩情的铭感。

    黄姓义子是个说话不多的人,看样子亦是混得不那么写意。人的命运,大多的时候,皆是显在脸上的。他五十来岁,已是皱纹荡漾。我们走进庙里,转到一侧,一排长明灯下,见层层叠叠的,皆是骨灰盒。我后来才从黄姓义子口里得知,这些骨灰,大多是国民党老兵的,他们隔海的亲人,亦多半不晓得他们的孤魂厝于此地。即是晓得,人所共知的原因,亦难接引归乡。我同水哥皆叹了一口气。心想这高山寺庙里,藏得有多少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人世悲凉故事。这一份沉重的静默里,侧耳一听,又有多少飘泊孤魂的凄然啸叫!

    他们找到老将军的骨灰盒了。在办繁琐的手续时我踱到外头来抽烟。台级上,立了一位中年和尚,对我弯腰施礼,我亦回礼。我问他庙里香火如何。他道是还好。又问他这些骨灰,祭拜的人多不多。他道那倒是不多。有些骨灰盒放在这里一二十年,几乎无人再来问津。quot;庙里就替他亲人给他超度。quot;我说阿弥陀佛。他亦是阿弥陀佛。说话间闻得有摩托车引擎响动,由山腰下传来,慢慢近切。弥漫的烟雨里,望到一件特别醒目的黄雨衣穿破水雾近到眼前来。那人下了摩托,走到庙檐下,把雨衣摘下朝台级外头甩水,一边对和尚道:一落雨天就凉啦。和尚额首:是,是。那人摘了雨衣我才看出是位老人,七十岁模样,很高,很瘦,但精神甚好。他跟和尚打过招呼就进到里头去了。

    水哥同他岳父的义子办手续起码办了大半个钟头。我一直站在外头抽烟,跟和尚有一句没一句聊天。又过了一气,那老人出来了,一边走一边套那醒目的黄雨衣。和尚同我说,他也是你们大陆人,老荣民。我晓得国民党把退伍军人叫荣民。就同他搭讪起来。老伯你好。他亦回道你好你好。我说我是大陆来的。他深深望我一眼:哦--!我说老伯听说你也是大陆人,老家是哪里的?他道是:浙江诸暨。我说我晓得那地方,离绍兴义乌都不远。他很高兴,quot;你去过?quot;我摇头,说没去过,只在地图上查到过。quot;哦--!quot;他眼里的光芒熄灭了。我又说老伯你当兵到台湾半个世纪了,回去过吗?他亦是摇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号叫人民简介 >大号叫人民目录 > 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