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呢?已经伤痕累累心力交瘁,根本没有半点斗志和力气再进行一场撕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胜利者大摇大摆的雄姿,你甚至连咆哮一两声的力气都没有了,你能怎么办?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饿着肚皮夹着尾巴,黯然地躲到另外一个别人看不到的角落,一边舔着自己的伤口,一边咽下自己的屈辱。

    张仲平觉得这个比喻有一种自我贬低的色彩,却不能说不贴切。拍卖公司和法院的关系是委托方和被委托方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法律地位平等,其实不然,掌握主动权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委托方。

    作为委托方的代表,健哥会对他做出这种事情来吗?

    其实,从张仲平内心深处来说,他是不想在委托单位找当官的做什么靠山的,更不想和把持着拍卖委托生杀大权的人结盟,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依附到某一个人身上。道理太简单了,所谓官场上的权力也就像市场上的财富,总是处在一种不确定的流动状态,财富不是永恒的,权力也不是永恒的,谁能保证你所依附的那个人可以永恒地拥有那个对你有利的位置呢?周运年之于徐艺就是一个例子。前几天,徐艺就在跟张仲平抱怨,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国土局的业务已经完全被收回去了,因为新上任的局长有个朋友也成立了一家拍卖公司。不要说这种极端的例子,你依附的官员,总有调动、退休、倒台、下台的时候,即使他上升了,换上了另外一个人,他对这个人的话语权能否继续保持?恐怕逐步消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这个新上来的人,也像一个新的树枝,有他自身成长起来的树杆和发展出来的枝桠。更何况,你靠什么建立和维持与某一个权贵者的密切关系呢?这种密切关系究竟是单方面的依赖,还是双方相辅相成的?如果是前者,你在心理上就永远处在一种对人摇尾乞怜的状态。如果是后者,情况反而更加糟糕,因为你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可是你又无法全方位地介入他的行政生涯,你无法预计和掌握他自身的安危,因为你只是他的一个侧面,一个层面,一个点,是他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中的一个小小的结,而一旦他那一方在别的侧面、别的层面、别的网结上出问题,你就不能不受到牵扯,你的业务你的事业,就完全有可能跟着玩完儿。

    但是,理念上的清醒明白是一回事,现实的状况是另外一回事。请问你有别的选择吗?没有。当初公司成立了那么久,你在法院做了几单业务?还不是只能靠艺术品拍卖勉强维持生计?如果不是老班长帮你搭上健哥的关系,你的事业能够这样突飞猛进?这大概就是中国商人的悲哀和无奈了,表面上的莺歌燕舞,掩盖了骨头里缺钙的软弱。你要想轻舞飞扬,就必须有所依附。现在你能怎么办?你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希望自己运气好一点。

    扶桑海岸第三、四层是健哥给他做的,事后的工作,张仲平做得很到位,可以用滴水不漏的成语来形容。健哥事前事后一句话也没有说,都是他与葛云接洽。但张仲平即使是个傻瓜也看得出来,健哥对他是满意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健哥应该不会另外物色别的拍卖公司,因为这种关系只能是一对一、背靠背的,如果弄得太杂、太乱,总是不安全,健哥冒不起这种风险。

    但是,同样的原因,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问题,却又可以成为健哥不再给3D公司做新业务的理由。省里市里这么多拍卖公司,哪家不能做?一个已经做了三千多万拍卖业务的公司,事隔不久又做一笔将近两个亿的拍卖业务,而且委托人、承办法官是同一个人,假如有人对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提出置疑,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得清楚吗?如果真的有人盯着了健哥或者3D公司,甚至根本就不会采取一种光明正大的提问方式,从而给你一个辩解的机会。会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动用一股你看不见的力量慢慢地朝你们靠近,从嗅你们的气味开始,在你们最不经意的地方寻找你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瓷简介 >青瓷目录 > 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