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窗帘吗?”一个刻薄的男青年说。

    “帮助我们把妇女工作搞起来,向轻视妇女的封建残余势力作斗争!”吐尔逊贝薇说,用手指着那个说话刻薄的男青年。

    “最好来几个解放军。”艾拜杜拉说,“咱们民兵连的射击成绩一直不好。”

    “我说孩子们,”达吾提说,“我该说什么呢?我说希望来几个铁匠,帮助我们多打几把砍土镘?那像话吗?工作队是来抓阶级斗争的!”

    “我们懂!我们懂!”青年人还不服气,“阶级斗争要抓,生产啦,体育啦,文娱活动啦,青年工作妇女工作啦,都要抓!土改那年我们的文艺演出队还到县里巡回演出呢,现在的事总没有那么紧急吧?阶级斗争又怎么样?谁说的阶级斗争一抓就不能打球了?”

    就在人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心愿,互相辩论,互相补充着的时候,热依穆副队长进来了,他说:“艾拜杜拉、伊明江,你们怎么都在这儿?纸、墨、木片笔与毛笔都准备好了,快到办公室写标语去吧。”

    “干脆把文具拿来在这儿写吧!”伊明江舍不得离开热热闹闹的队长的家,“这里又明亮又暖和,办公室里把人手冻的……”

    “在这里写字,还可以在丫头们面前卖弄自己的本事……”那个口齿刻薄的青年说。

    “这么说,你娶老婆是靠写字喽!”伊明江反击说。

    笑声中,伊明江真去拿文具了,热依穆副队长问被青年人的喧嚣搞得插不上嘴的阿卜都热合曼:“房子的事您考虑怎么样?和伊塔汗商量一下,能不能腾出一间来给工作队的同志们住?还有做饭的事……”

    “那还用问,用商量吗?”

    “到我们家去!我们家房子大!”

    “为什么不到我们家去?我妈做饭最讲卫生了,洗几个洋芋就用半桶水……”

    队长和副队长解释着关于住房的安排,这时,伊明江拿来了木片、毛笔、红绿纸和墨汁瓶。注意的中心又转到了写标语上,伊明江不太熟练地用毛笔写汉字和新文字的标语。艾拜杜拉写维吾尔老文字的标语。维吾尔老文字是用削薄了的木片蘸着墨汁写,木片是扁的,上粗下薄,保持一定的宽度,写的时候人们拿着粗的一头,木片在纸上移动,但绝不摇摆和旋转,始终和纸维持着“刚体”的一定的角度。维吾尔老文字的笔画是比较圆润的,遇到下行时,写出来比较粗,遇到上行特别是向右上方旋转的时候写出来就非常细,带棱带角,有时候,墨不十分饱了,木片刮下来,别具类似“飞白”的效果,这样的书法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仅仅看写出来的艺术字,人们会十分奇怪,怎么也猜不出它们是用木片写出来的。

    现在,姑娘们裁纸,艾拜杜拉和伊明江写。

    “瞧,这个弯拐得多么漂亮!这不是字,简直是花朵!”

    “你往前挤什么?有本事你也写一条去嘛!”

    “这儿还缺一点,别漏了!”

    阿卜都热合曼坐在墙边,捋着胡须,对热依穆和达吾提说:

    “从解放以来,哪一次工作干部没在我家住过?我都有经验了。如果是汉族同志,先弄清他们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如果是北方人,头一顿饭就给他们包饺子……”

    “如果是南方人,就蒸干饭,但是,别忘了不要往干饭里放盐。”达吾提想得更加细致。

    “别忙,别忙!如果是咱们维吾尔人呢,我头一顿饭给他们做抓饭。”

    “如果是壮族呢?”不知谁问了一句。

    “什么是壮族?壮族在什么地方?”老汉有点慌乱了,忙叫着:“伊明江,我的孩子,快给我讲点壮族的事!”

    “在我国西南部,有一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伊明江放下手里的毛笔,挤开青年们,伸着脖子回答,“但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边风景简介 >这边风景目录 > 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