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老友
在考试院门口张榜、院长宴请过上榜者之后,授奖典礼就开始了。考试的目的,是为了给国家选拔高等文官,而此前的所有努力,为的都是这一刻:因为典礼举行之后,才意味着他们的“高级文官”身份被真正确定,才会被分配到政府各部门去,由此走上仕途。按照以往的惯例,典礼应由院长戴季陶主持、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致辞,但不巧的是,那几天蒋校长不在南京,代表他前来致辞的,是浙江省教育厅长陈布雷。
陈布雷走进会场时,身后跟了两个卫兵。李涵章和其余考生不同:那些人都是书生,唯有他进过军校,骨子里是个军人。所以,他无意间多看了两眼站在瘦削、文弱的陈布雷身后的那两个高大的卫兵,尤其是靠近他这边的那位,身高和自己差不多,也接近一米八,蜂腰宽肩、方脸浓眉,只是鼻子大了些。
这是李涵章第一次见到江辉琦,不过,当时他并不知道这个“大鼻子”的真名实姓。好在仅仅三个月后,他们就再次见面了,而这次见面的地点,是在螺丝转弯陈立夫和陈果夫的官邸。
螺丝转弯是一条小巷子,不长但却曲里拐弯,走进这条小巷,就如进入螺壳,搞不清东西南北,站在一头,望不到另一头的“罗寺”院墙。“罗寺”是一座六朝时宋太始年间修的小寺庙,当时叫延祚寺,后改名为铁塔寺,王安石曾经在里面读书,还在里面建过书院。当时,李涵章对“罗寺”和“螺丝转弯”这两个古怪的地名很好奇,还费了好大的劲儿去查资料,终于在明代南京学者顾起元的《客座赘语》看到:“入石城门,往东大街折而北,路曲如环,俗名‘螺丝转弯’,或曰讹也,路曲处乃铁塔寺墙角,寺旧名‘罗寺’,此路值其隅角,故名‘罗寺转弯’耳。”
那时,李涵章已进了国民政府司法院。被告知他可以参加“清白团”的时候,李涵章并不知道自己一生的命运都将和“CC”联系在一起。那时候,他只觉得这是一种信任和一种荣耀。
穿过幽深的小巷和庭院,李涵章被带到昏暗的地下室里。摇曳的烛光中,李涵章看到几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军人,还有墙上的孙中山像和蒋介石像。入团仪式由陈立夫和徐恩曾主持,陈立夫首先对他们说:“特务是党的耳目。保护党、国家和领袖的安全,是神圣的事业。只有最优秀的党员,才有资格做特务工作!”然后,张道藩带领李涵章他们面对领袖像,举起右手宣誓:“效忠领袖,决不抗命!如违反纪律,甘愿接受严厉处分,直至处死!”
神秘的气氛,让李涵章激动得快要窒息了。直到完成所有仪式,走出地下室,他依然处于亢奋状态,觉得自己的血液都要冲破血管,随时可能会喷浦而出。然而,当他离开这个曲里拐弯的小巷时,就在街口,他突然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人和自己擦肩而过——那高挺的大鼻子,那魁梧的身形,都让李涵章吃了一惊:是谁呢?
直到那背影消失在小巷里,李涵章才想起,他就是自己在陈布雷身边看到的那个卫兵!
一个军人,到这里来,除了去陈家公馆,不会有其它原因。几年后,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最高国防委员会设立了总政治部,陈诚为部长,周恩来是副部长。为了加强和主管文化宣传的第三厅联系,陈诚派李涵章到第三厅当中校联络参谋。不久,李涵章升为上校,上峰为他派来了一个助手,名叫江辉琦。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李涵章习惯了多看多听少开口,这次也一样。但一看到来人的大鼻子,李涵章还是忍不住笑了,问:“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江辉琦“啪”地行了一个军礼,高声回答:“报告长官,初次见面!”
<er h3">4
想着,看着;看着,想着……李涵章猛然醒悟:人和人不一样,不是因为长相,而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