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秘客
小孩子,看过就算了,可李涵章却样样都记住了,时不时拿出来演练一番,既让爷爷高兴,也逗得老先生们更乐意教他。后来,这些扎实的童子功的确让他出类拔萃,还让他成了文职官员里的武将,多次被陈立夫钦点上前线,以“慰军”之名调查一些高级官员。
陆大哥、胡二哥他们远远地走来。看到李涵章在“耍把式”,胡二哥先挥了挥手,跟他打招呼:“哎呀,张兄弟,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呀!”
“一年四季在外面跑江湖,耍几套假把式吓唬吓唬那些小混混。”李涵章说着话,收了拳脚。
“看兄弟你的拳脚,可不是一般的江湖把式啊。我对拳脚也略懂一二,咋觉得里边掺着点儿洋味儿啊?”陆大哥盯着李涵章,不经意地说。
陆大哥的这句话,让李涵章吃了一惊。看来,这个陆大哥还真的是个拳脚行家,刚才自己打的那套洪拳,确实掺杂了一些黄埔美国教官教的西洋拳法。武术这东西,套路是死的,人是活的,无论是平时习练,还是实战搏击,融会贯通、应势而变是最重要的。所以,李涵章平时即使习练拳脚,也是信马由缰,把自己所学过的拳脚杂糅在一起,随心所欲地变化套路。没想到,一路上不苟言笑的陆大哥,居然看出来了。看起来,这位陆大哥也非一般的铁货客,最起码是闯过大码头的人物。不过,好在说这话的是陆大哥,万一让共军中的行家里手看见,盘问起来,那岂不糟糕了?看起来,自己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小心着点儿。
想到这里,李涵章把背篼背到肩上,边走边说:“啥子洋味儿土味儿啊?我这是虾米螃蟹一盘端,乱耍着自己找乐子。当初学拳,投了个半瓶水的师父,教得稀里糊涂,别人都说我打的是‘虾米拳’,后来,我找了本拳谱翻了翻,翻来翻去,也不晓得我打的是啥拳。”
“哈哈哈哈……虾米拳,虾米拳。有意思,有意思……天不早了,我们赶场去吧。”一路上都没有露出笑脸的陆大哥,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三个人一起离开了南寨门,去龙水镇。
一边走,胡二哥还一边给李涵章吃定心丸,说他和陆大哥是这里的熟客,到了龙水镇,李涵章只需要跟着他们,就能买到价格合适的好货。
李涵章以前哪里跟这些东西打过交道?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选货的时候,他跟着两位哥哥:人家往罗蔸里装什么,他就往背篼里装什么。结果,一圈转下来,他背篼里已经装了剪刀、砍刀、剃刀、铁锁、门扣、顶针等等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东西,再加上以前背篼里原有的东西,背起来沉甸甸的。
陆大哥和胡二哥很热心,但有时他们替李涵章选好那些剪刀、砍刀、门扣、铁锁什么的,顺手往他的背篼里装时,李涵章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把背篼拎起来,连连说:“我自己来、自己来……”
他说这话的时候,陆大哥往往冷冷地看他一眼,然后把自己手里选好的东西,递给李涵章,一句话都不说。
有陆大哥和胡二哥帮忙,李涵章花两万多块钱人民币,杂七杂八地买了一大堆铁货。胡二哥看看李涵章的背篼,虽说是大夹背,篾条又粗又密,但要装那么些铁货走远路,怕还是不行,如果半路上背系断了,那可就麻烦了。于是便建议李涵章在场子上买了两个罗蔸和一副扁担,也像他们俩那样,担着担子上路。李涵章是黄昏子,对两位哥子的话言听计从,买了箩筐回来,看看陆大哥和胡二哥都捎带着蓑衣和雨伞,也买了一件上好的棕皮蓑衣,和一把黄色油布伞。
三个人就选好了货,又商量好,当天晚上,李涵章在这里住客栈,陆大哥和胡二哥仍去陆大哥的堂妹家过夜。然后,便去铁货铺旁边的客栈写号,由店家帮忙,把三个人的货物全放了进去:李涵章货物放进了他的房间,两位老哥的货物放在柜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