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敢为爱情献身的人有多少
然也受到地震波及,但损失不算大,只是部队都出外拉练了,家里只有几百人的留守部队,而且没有主要首长,最高领导是一位王连长,王连长是唐山人,他虽说马上就要飞到唐山抢险,可是他不能当这个家,他把一位刚刚退休还没有离队的李参谋长找来,李参谋长听到方明的述说,二话没说,把部队拉起来就赶奔唐山而来,就在他们要接近唐山的时候,他们也接到了上级赶赴唐山支援的命令,中央军委命令他们边前进便收拢,不惜一切代价,火速支援唐山。中央已经得到唐山的报告,开滦煤矿的救护车最早开进了中南海,中南海里的电波传遍全国各地,一场全国规模的大救援已经开始了。
可是唐山还不知道,唐山人还在各自为战。
唐山市建国路,这个全市最繁华的交叉路口,如今也是全市最混乱的街道,路两旁的废墟上,摆满了死者和伤者,有的头颅破裂,有的双腿砸烂,有的身体被压扁。一个女人被钢筋戳透了胸膛,一个男人的的大腿夹在楼板之间,人的脑袋朝下吊着,血一滴一滴滴淌着。一个孕妇已经断了气,可是赤裸的下身还在流着血。人们对这样恐怖的场面已经不足为怪了,他们仍然在废墟上忙碌着,扒出更多的死人和活人。两个四五岁的小孩子,一对一口地分食着一瓶山楂罐头,吃一口,便木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他们的身边没有大人。
黎明的宣传车走到了这里,这里的路中心,居然有一个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他站在马路当中圆形指挥台上,只穿一件三角裤衩,几近赤裸的身上是血,是伤,是土,是煤烟,只有一顶闪动着警徽的大沿帽,证实着他交通警察的身份。见到黎明的宣传车开过来,这位警察举手行了一个庄严的敬礼。
见多了死者和伤者的黎明,被这个警察感动得流下泪来,她高喊着:亲爱的同志,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向你致敬。还有一个人也流了泪,那便是周海光,他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位警察,他紧接着也拍下了车上的黎明。一种庄严神圣的命运感在他的心头越发清晰了,他正置身于一个千载难遇的严重时刻,在这个严重的时刻,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着一段惨烈的历史,而他则是这一段历史的摄影师和书记官,历史将因他而永存,他也因了历史而不朽。儿时的志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契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宿命。
在一家银行前,同样浑身是伤的银行工作人员持抢在废墟前站岗,不知是怎么搞的,他们的周身肮脏不堪,他们也同样几近赤裸,可他们手里的半自动步枪却象崭新的一样,就连子弹带也完好无损地佩在他们赤裸的身上。见到宣传车开过来,他们昂头立正,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持抢礼。周海光同样拍下了这个镜头。周海光关上镜头盖,也走向了宣传车。焦急地问:“同志,指挥部在哪里?”
广播员说:“就在市委门前,一辆红色的公交车里。”
周海光朝着市委走去。走了几步,海光看见由西山口开到了地区招待所一带,就在这里,她看到了几辆站满解放军的汽车开进了唐山。有人高喊了一声:“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同志们,党和毛主席派亲人解放军救我们来了。”废墟上面的市民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马路上的市民们一齐拥了过去。
周海光踏进公交车,第一眼看到向国华,一时说不出话来,仅仅隔了一个夜晚,向国华就变了一个人,在这样一场大的变动面前,人都会变的,这倒没有什么惊奇,让他说不出话来的是他想起了唐生,想起唐生就是眼前这位市委第一书记的唯一的儿子,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自己是不是应该留在废墟上把文秀和唐生救出来,可是这个念头一闪就让他强压下去了,这个念头一直在他的心里忽隐忽现,每当这个念头出现,他就把他强压下去,他不敢让这个念头在心里多停留一秒钟,他怕它会毁了他的决心。可是当他把这个念头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