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双层客车
我们这边工作,接人待物如此有水平的技术人员可真不多见。”

    梁远弯下腰一边换拖鞋一边对着梁海平继续道:“叔还记得我和你过,我打算要合并我爸段里下属的那个车辆大修厂吧?”

    看着梁海平点了点头,梁远拍了拍身下的硬卧座椅道:“叔,这种车厢是今年长hun客车厂最新出产的a型车底。可惜远远落后于国外客车的平均水准。因此国家在84年给长客张罗了6000万的世行贷款用于引进英国的5-型客车的生产技术,吸收国产后用来替代现在的车底。眼下长客的最新5型车底已经下线了,我爸他们路局今年年底就会用最新的5型车底换装进京的1/1次”

    梁海平疑惑的问道:“这和段里那个维修厂有什么关系呢,段里的厂子主要是生产调车机和矿石运输车吧,客运车厢好像已经有十多年没生产过了。”

    梁远嘿嘿的笑着道:“叔你听我完嘛。”

    “铁道部在引进单层的5型车底之后,鉴于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客运压力大。在85年底又对部内的客车生产厂下达了《55空调双层旅客列车研制标书》,这个标书段里的维修厂还接到过呢。最后由南京浦镇车辆厂正式中标承担了中短途双层空调客车的研制任务。南京厂去加拿大考察了一圈之后打算整体引进,可惜被上边否决了,部里的意思是在长客引进的英国5—型单层车底的基础上试制双层车底。”

    梁远喝了一口水继续道:“南京厂按照部里的指示搞了两年,今年把双层车体搞出来了,前些时拉到了北平,在部里的环线上做测试,由于设计不合理加之钢材质量不行,构造速度10公里/时的车底眼下最多只能跑100,听南厂要把车底拉回去上加强筋。”

    有着前世记忆的梁远清楚知道,南厂把双层车底拉回去之后陆续的整改了年,89年年底才作为旅游列车勉强上线营运,营运后问题不断,91年被逼无奈的南厂只能求助于生产5型单层车底的长hun客车厂,两厂集中力量搞了三年,直到94年才推出了ing能稳定的双层5b型客车。刚推出的客车由于没有电子防滑器,车底构造速度只有10公里/时,实际营运速度只能跑110公里/时。直到90年代末期经过数次改之后,加装了电子防滑器的双层5b型车底营运速度才提升到140公里/时。而那时00公里时速的动车引进计划已经讨论得沸沸扬扬,适合我国人口国情的大容量双层车底从此再无继续提高发展的机会。

    “叔,南厂开发的双层车底可以是失败了,主要原因就是上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双层车底好像盖房子似的,单层车底再接一层就变两层了,哪会想过虽然只是加一层但整个车体强度,转向架,空气弹簧,制动系统,轮对等等全部都要重新设计。外行指导内行双层车底要是能开发成功才怪呢。”

    梁海平听着梁远哇啦哇啦的了一大堆,有些发愣的看着梁远道:“远这些东西你都是在哪里学到的?”

    “呃”梁远被梁海平问得一愣“在图书馆里看到的,那边有好多介绍国内外火车的书籍呢,今刚好叔提起6609次那个破车厢,又想起段里的维修厂,才和叔这么多的。”

    “叔也就是问问,远你继续”梁海平心这个侄子画了个图就弄了五千万,明白点火车方面的知识也算是意思,男孩子喜欢火车,枪炮,汽车之类的东西很正常嘛。

    梁远看梁海平又恢复了正常心,估计是叔想起来自己那个惊世骇俗的五千万了,感觉眼前自己明白火车的问题只是个事儿。

    梁远越发对自己当时的决定得意起来,笑着道:“叔,拿我们现在乘坐的型车底为例,型硬座定员为116人,软席定员64人,长客新开发的5型硬座定员为118人,软席定员7人,而双层车底硬座定员可以达到158人,软席定员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工业之动力帝国简介 >工业之动力帝国目录 > 第6章 双层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