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2章 离开
香各自是一身的皮装,手中也各执一条皮鞭,身材惹火……
猛的甩甩头,张仁呐呐自语道:“想歪了想歪了,那是**女王……”
建安八年十月,张仁悄悄的离开荆州来到柴桑。不过在经过夏口时张仁又被吓了一场,因为夏口有派出水军拦截他的船队,张仁还以为是刘备知道了他去柴桑的事。结果却只是普通的水运巡察而已。领军的是关羽,糜贞出面几句话就打发走了。话又回来,在荆州与柴桑谁不知道张仁是唯一能在这个时候两地间跑商的人?关羽带队出来也不过就是例得一下公事而已。
有惊无险的到了柴桑,张仁却不能马上就带船前往夷州。因为黄信在不久前就带着张诚去了夷州,连带着把较为适合海上航行的船只与有海运经验的水手也都全部带去了。而留在柴桑这里的绝大部分是张氏族人与在柴桑新召收到的劳力,旧日造船的工匠也只是留了一些年岁偏大与不想去海外的人下来。船只方面仅有不到四十只的江船,就这还是得留下来用维持两地水运的船。
这些本来就是张仁自己安排的,现在也无话可。当时张仁的想法是可能还要在荆州再呆上个一到两年,那时夷州的船队早就回到了柴桑,随时可以来接他。只是回到襄阳后发生了太多事,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刘备被张仁哄去了江夏发展,刘表的身体又貌似不怎么样,闹不好刘琦、刘琮争夺荆州之主的仗随时会打起来,一但打起来张仁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为了避开这些不稳定因素也就只好提前到柴桑来等。
在船里闷了半个多月的张仁下船后头一件事就是带着貂婵再去鄱阳湖泛舟散心,连带着糜贞也跟上来凑凑热闹。而平常购置江东杂货的事依旧是张信与高顺在处理,两地间的水运是没必要因为张仁离开荆州就断掉的。至于赵雨当然是找到大哥赵雷,两兄妹见面却也有点不知所谓,反正就是赵雨在那里平心静气的了一大通话,竟把赵雷得头都抬不起来。顺便一下,赵雷并没有同意和张诚一起去夷州。
不知道夷州船队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一时半会儿的走不了,张仁也就只能呆在柴桑这里安心的等。好在眼下并没有什么大事,张仁就一连去鄱阳湖上玩了三,到第四头上就不敢再去泛舟,因为糜贞感冒了。能不感冒吗?张仁两次来柴桑,正好两次都是冬季,湖上风大水冷,三下来身子稍差一点的糜贞就给吹病了。
糜贞这一病张仁也就老实了一些,要么躲在房里和张信、高顺商量一些产业上的事,要么就去张氏村里去看看,以宗主的身份处理一些杂事。当中比较大的一件,就是张仁见到村中的住房、道路都不怎么样,回去后就吩咐张信抽调一批钱粮帮张氏村好好改善一下。
另外张仁还要求在村中修建一所学堂,把张氏十二岁以下的孩子们全部集中起来“义务教育”……孩子们读书时的所需的花费全由他出,连饭钱都包!为此张仁还特意召集张氏族人开了一次宗族大会,反正就是半强制性的要求所有六到十二岁的孩子必须得去学习,家中有困难需要孩子帮忙做事的视情况给于一定的帮助与优待。
其实在那个时候自己的孩子有免费的书读,二顿饭还肯包下来谁不乐意?这族会一开甚至有人提出能不能把年龄段能不能再扩大一些,似乎还有不少已经成年并有了子女的人都想读书,反到把张仁给整得头大不已。也就是张仁反应也快,最后是把“张氏义务教育”的年龄段重新细分了一下。具体情况是:
六至十二岁的孩子享受全额“义务教育”,全日制学习。时间的安排用现代时制是早上八点到十一点是上午课,十一点至十二点大食;下午一点至四点下午课,四点至五点食;然后放学。这个年龄段要求务必来学堂读书。
十三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因为基本上都已经开始做事,或耕田或在张仁的船坞里帮工,只享受上一时间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