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843章 难题(三)
    现在的张仁真的有些无可奈何,糜竺暂时不好见,糜贞又不敢去惹。这还是好在糜氏兄妹没在产业合作上动什么手脚,刘琦又随军出征要两个月才能回来,不然的话几方面往他这里一施压他绝对会哭死。

    郁闷的喝了一口浊酒下肚心道:“我吃饱了没事惹这麻烦干什么?也太高诂自己的魅力了……唉,为什么我不是能把女孩子迷晕的大帅哥呢!?”

    用罢饭张仁主侍四人来到刘表府,递上门贴后不久门人便将张仁请进府中直奔书房。

    进到书房礼罢,张仁一眼就望见了刘表书几上那三张日前刘琦带来的张飞字贴,未及开言刘表便抄起字贴细看,颇有些自得的微笑道:“在下的这三阙拙作据琦儿是张仆射特意要去的,那么张仆射吾这三阙拙作以为如何?”

    张仁的文学功底不够当然评论不了,但他身边有个大文豪的女儿蔡琰在。来之前张仁就专门请教过蔡琰该如何评论,现在只当是背书一般把蔡琰的原话复诉一遍,当然还有一点张仁自己加的马屁成份在里面,听得刘表连连点头。

    背完了书张仁问道:“刘荆州,这字你看写得怎么样?可配得上刘荆州佳作?”

    刘表品评道:“字如行云流水,隽永秀丽,颇有一份柔美气韵……素闻蔡邕蔡侍中极擅书法,而尊夫人蔡文姬是蔡侍中独女,定然是深得其真传,这字是出于尊夫人笔下吧?咦,似乎不像啊!我这里有蔡侍中昔日留下的几份墨迹,相比之下笔风完全不同,难道是尊夫人她另创的?”

    张仁楞了半晌,文姬的字他见得多了,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啊,不然他哪里用得差去请张飞来写这些字贴?其实到是他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蔡琰写得字虽多,但主要是常规性的记录,而且绝大多数是在竹简上,本身就有一定的限制。而且书法需要的是一份心态,蔡琰是在记录不是在玩书法,求的是工整而不是韵味,自然不会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

    摇了摇头道:“并不是拙荆所作,而是张仁制出此纸时特意请了一位擅长书法之人写下的。刘荆州你可满意?”

    刘表道:“哦?我荆州地界竟有笔下功底如此深厚之人?吾甚是欣慰啊!”

    又细品许久刘表越看越喜欢,忍不住有些手痒想写点什么。书房中有上好的丝帛,刘表取过来正欲下笔却突然停住,看看丝帛又看看字贴,轻轻的摇了摇头。

    张仁问道:“荆州为何停笔不书?”

    刘表没有话,而是回身取出原先存留的丝帛字贴与纸张字贴比较良久后道:“此纸品质之优,比起丝帛强出数倍……张仆射,这上等的纸张你可还有?”

    张仁等的就是这句话,笑道:“有是有,不过留在庄中未曾带来。”

    刘表道:“民间纸张我也见过不少,但从未有如此纸的。不知张仆射是从哪里寻来的?”

    张仁道:“实不相瞒,这纸是张仁所制。其实张仁此来就是想向荆州问一下对纸张一事如何看待?”

    刘表来了兴趣,请张仁坐下详谈。这一谈下来张仁着实有点意外,因为刘表对纸张没有丝毫的轻视。特别是在张仁出纸张经改良之后不但书写效果强出丝帛许多,且成本低廉还能大量制出后都有些喜出望外,立即表示张仁需要什么只管来找他便是。张仁惊呀之余又不好问什么,只是满口的答应。

    其实刘表是汉末的文学家兼教育家之一,在以诈谋平定荆州后,立即仿效晋文公,施行仁义之政,贯以两汉传统的以经治国的策略加强文治,大力发展学术文化事业。刘表自己就是荆州学派的领头人,在政治稳定社会安平,文士荟萃的情况下,刘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大兴文治之功,“五载之间,道化大行”,由此形成了以名实为主的荆州之学,创立了承前启后的荆州学派。

    为了巩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三国之狂战将军简介 >三国之狂战将军目录 > 第1843章 难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