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42章 一家团聚
    姜太傅见两人匆匆离去,被五娘一句话就指使得麻溜的转,他微微挑了下眉,突然对侧头对姜元羲了一句,“五娘,你做得越来越好了。”

    就连崔玉书都心甘情愿听从她的指挥,看来她已经树立了自己的威严。

    姜元羲浅浅一笑,继续搀扶着姜太傅往县衙走去,问着他一路上的见闻,姜太傅会跟她沿途的境况,也会问她在丹阳县的事。

    路过百姓们见到姜元羲,会停下脚步,恭敬的朝姜元羲行礼,姜元羲会微笑颔首回应。

    这一路上,姜太傅已经见到凡是孙女走过的地方,都会有人无声行礼,他们的神色充满着恭敬,他们的目光带着欣喜,他们行的礼不够规范标准,但在姜太傅眼中,却是最好看的礼仪。

    “五娘,祖父不及你多矣。”姜太傅感慨道。

    他为官多年,虽得百姓敬重,却也没有像孙女这样,能自发得到百姓们的拥护。

    姜元羲俏皮的一笑,“那也是祖父教得好。”

    姜太傅脸上露出一抹骄傲的笑容,“那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了你。”

    “祖父,这回大哥和二哥他们也来了是吧?”姜元羲问道。

    方才她只来得及跟祖父他们行礼,还没有见过其他人,大哥姜伯旭和二哥姜伯君先前一直外放做官,这次姜氏一族举族搬迁到丹阳县,在信上祖父也会把大哥和二哥喊回来。

    “嗯,你大哥和二哥他们也来了。”姜太傅淡淡的道。

    姜元羲笑得更欢,“那不是很快可以见到一阳了?一阳应该有五岁了吧,也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我这个姑姑。”

    姜太傅眸中露出一抹慈祥疼爱之色,如今姜家第四代只有姜伯旭的儿子姜一阳,他也多年未见重孙子了,想得很。

    “祖父这一路上都带着一阳呢,他长得有你大腿那样高了,是个很聪慧又好学的好孩子,已经开始读经史子集了。”姜太傅起姜一阳的时候,语气中尽是满意。

    一个家族,后代出息才会家族绵延,更不用姜一阳是长子嫡孙,日后姜家是要传给他的,当然是越聪慧越出息越好。

    “这么,祖父准备亲自教导一阳了?”姜元羲笑着问道。

    姜太傅微微颔首,“趁着祖父身子还健壮,看看能不能再教出一个跟你一样好的孩子出来。”

    姜元羲哈哈一笑,“那当然是可以的,一阳这孩子,可是大哥的孩子呢。”

    两人笑间,很快就来到县衙后头的宅子,阿方已经守在门口了,见到姜太傅,脸上带着喜色的行礼,“见过老太爷。”

    姜太傅微微颔首,姜元羲问道:“阿方,可吩咐厨房备着热水了?”

    阿方利索的道:“备着了,就连饭菜也只等下令就会开始做。”

    姜元羲满意的点头,吩咐道:“老太爷、老爷他们都来了,赶紧准备沐汤,老太爷他们要洗去风尘,再让厨房准备午膳。”

    阿方福了福身,转身离去。

    姜元羲带着姜太傅到了院子里,见着祖父摆手让她去忙活,他有仆从伺候着,姜元羲这才转身离去,带着哥他们把旁支族人、崔家旁支族人们安顿好。

    先前郑幼娘过来的时候,姜元羲就命人扩建了宅子,如今衙署后头有三座大宅子,刚好姜郑崔三家一人一座,当然,只能住得下嫡支,且大宅子也没有像都城里姜家那样宽敞,更没有美轮美奂。

    等姜太傅他们换了一身衣裳出来,姜元羲才跟姜伯庸、姜伯锦两个端端正正的跪在蒲团上,行了大礼。

    “好好好,都是好孩子,快起来吧。”姜太傅笑着道。

    大厅里,姜太傅坐在最上首,下首分别是姜松、姜枫、姜榕等人,郑幼娘和程氏、卢氏都在。

    很快就上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凤和鸣简介 >凤和鸣目录 > 第342章 一家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