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
民地的地表部分,在希奥行星就是这么干的。只要突击队员深入它们的洞里,就再也出不来了。很多勇敢的人都是这么失踪的,这种事太多了。
回收失败造成的失踪更多。有时在地面上的部队发现他们空中的飞船被干掉了。这些部队后来怎么样了?可能它会战至最后一个人。更有可能的是战斗到动力和弹药全部耗尽,幸存者随后便被轻易地俘虏了——围攻他们的臭虫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从麻秆盟军那儿获悉,很多失踪的伞兵还活着,成了俘虏——希望有好几千个,我们确信至少有好几百个。谍报人员相信战俘总是被押送到克兰达斯。虫族对我们的兴趣就像我们对它们的一样浓厚——一个能够建造城市、飞船和军队,却是由独立个体组成的种族,在虫族社会眼中可能会比我们眼中的虫族社会显得更为神秘。
只要有可能,我们希望换回那些战俘。
依照严酷的宇宙逻辑,这可能是个弱点。某些从来不会营救个体的种族可能会利用人类的这一特性把我们彻底扫除。麻秆们还有一点儿援救个体的特性,虫族则似乎完全没有。从来没人见过一个臭虫营救另一个受伤的战友。它们在战斗中的配合十分默契,但是个体一旦不再有用,它们会立刻遭到抛弃。
我们的行为则完全不同。像这样的头条新闻你看过多少次?——为救落水儿童,俩成人不幸遇难。如果一个人在山里迷了路,会有上百个人前去搜救,而且经常有那么两到三个救援者会遇难。
但是下一次有人迷了路,还是会出现同样多的志愿者。
糟糕的数学……但是非常人性化。所有民间传说,所有宗教,所有文学作品中都有这种观念,这是一个种族的信念——一旦一个人需要救援,其他人不应该计算得失。
弱点?它可能是一种独有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赢得整个银河系。
不管这是弱点还是力量,虫族没有这种东西。用士兵交换士兵是没有指望的。
但是在一个共生化的等级社会中,有些等级是有价值的——至少我们的心理战部队希望如此。如果我们能抓住虫族的大脑,一个活着的没有任何损伤的脑子,我们或许可以做上一笔好交易。
再假设一下我们抓住了一个女王!
女王的交易价值有多高?一整团伞兵?没人知道,但是作战计划命令我们活捉虫族的“皇室成员”,脑子或女王,不惜一切代价。我们要赌一赌是否能拿它们来交换人类。
皇家行动的第三个目的是找到方法:怎样钻下去,怎样把它们挖出来,怎样以最少的消耗赢得战争。伞兵对士兵,我们可以在地面上打败它们;飞船对飞船,我们的海军更强大;但迄今为止,一旦钻进洞里,我们的好运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我们在任何条件下都无法交换战俘,我们仍然必须:1.赢得战争;2.在这么做的同时,创造在战斗中营救自己人的机会;3.直说吧——死于尝试过程,并输掉战争。P行星是个试验场,从这里我们将看出,到底有没有根除它们的办法。
战略摘要被传达给了每一名伞兵,在催眠状态中又听了一遍。
所以,我们一方面知道皇家行动将为拯救我们的战友奠定基石,另一方面也知道P行星上没有人类战俘——它从来没有遭到袭击。所以我们也不会妄想能因为救出战俘获得一枚勋章。这只是另一次臭虫狩猎,却由大量部队和新技术来执行。我们会像剥洋葱一样清除那颗行星的整个表面,直到我们确信掘出了所有臭虫。
海军轰炸了那些小岛和大陆上没有虫族定居的部分,直至那些地方散发出强烈的放射性射线。我们进攻臭虫时不必担心后方了。海军还在围绕行星的近地轨道上密集巡航,保卫我们,监视行星表面,确保虫族不会从我们后方冒出来,尽管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