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哪吒的“剔肉还亲”
朝歌城东,有一家小小的酒馆,名字叫做“无忧馆”,酒馆的主人是个姓梅的老丈,平日对人倒也和蔼可亲,在街坊间人缘也好得很。
就因为是这样的老好人,梅老丈这时才会一直摇头,一直叹气。
摇头的原因是今天不到中午,酒馆里的酒又快要光了。
叹气的原因,是因为这些酒都是同一个人买的,而且不分青红皂白全都灌到肚里。
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了三天,那名一直灌酒的酒客从一开始进门到现在,人就没有清醒过,老丈在三天前的清晨一打开酒馆大门,轨看见这个人从大街上蹒跚走来,从身上掏出一碇黄金,嘴里只说着一个字。
“酒!”
然后便像是沙漠中的遇难渴客见到清水一般,无止尽地一直喝酒。
那奇怪的客人看来年纪极轻,大约十七八岁左右,身材高大健壮,相貌却颇为清秀。他仿佛有着什么难解的心事,也不像一般的酒客喝醉之后大吵大闹,只是独自静静地灌酒,酒醉后便伏桌大睡,醒后还是只有那一个字。
“酒!”
而老丈有时候好心,随酒送上几样小菜,少年却任那些小菜在桌上变酸变馊,也从不肯动动筷子。
遇上这样的客人,梅老丈又不好将他逐出酒馆,因为他付的那一碇金子足够他喝上十天半个月,但是老丈见的世面多,知道少年这种只喝酒,不吃饭的喝法大概撑不了五天。
果然第三天近午时分,少年便瞠目结舌,整个人发起抖来,卷曲在地上不住呕吐,就此失去知觉。
于是老丈又要摇头,又要叹气了。
但是老丈毕竟是个好心的老人,于是他还是收留了少年,也请了大夫来看。大夫断定少年乃是饮酒过多,酒毒侵入五脏,这种病症严重的话,很可能会一睡不起。
于是老丈再一次地摇头叹气,但是既然做了好事就做到底,他也就再让少年待了下来,让他调养个几天看看。
所幸,少年的身体还算健朗强壮,昏迷后第二天夜里就醒了过来,醒过来之后,少年也不再喝酒,只是狂吞了十六碗白饭。
从此之后,梅老丈再也没有看过少年沾过一滴酒。老丈见少年也算聪明乖巧,便留他在酒馆内帮忙,老丈的妻与子早年在一场花灯中,因为纣王的荒唐行为引发的骚动中被人群踩死,已经孤独了好几十年,如果儿子不死的话,算算孙子也该和这少年一般年纪了。
因此,老丈便觉得和这少年甚是投缘,不过少年从来不提自己的出身和来历,只说自己姓桑羊,名字叫做无欢。
这个高壮少年,确然便是无欢。
当日他在轩辕坟前与“狐儿”妲己有过那番心碎的言语,整个人便像是行尸走肉地走下山来,迷迷糊糊走进了朝歌城。
大凡天下的少年,在初次爱恋失败之后,总会有许多不同的失序行为,无欢虽然胸中所学不同凡响,但是骨子里仍是一个平凡的十七岁少年。十七岁少年最大的毛病便是,一谈起情爱便会将短暂误认为永远,将莠草当成是兰芷,明明只是个短短的生命插曲,却将它看成了永不落幕的永恒。
无欢当然也不能例外,他曾经在典籍上偶然看见诸如“自古美酒最解愁”、“忘忧唯有入喉酒”一类的文字,为了抹去妲己在心中的形影笑语,便将自己投进了这千古以来伤心人、失意人最喜欢的杯中天地。
还因此差点送掉了一条小命。
不过这样的一场大病也有极大的好虚,至少醒过来之后,无欢已经不会时时在风中,在夕照中,在午间的热气中想起狐儿,只是偶尔在午夜梦回之际,想起来会将心纠紧一阵子,如此而已。
在少年心事起伏不定的过程中,天下局势又更加险恶了。
人来人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