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灰色的小城池。城墙的风格凝重古朴,与公园的整体气氛不大协调。过了公园,姜家就在附近一条巷子里,汽车不好进,主席让江秘书在附近找地方停车,等着一会儿把小钟姑娘送回诊所。于秘书提着一包慰问品,两人随小钟姑娘走进了曲曲弯弯的小巷。
这儿的房屋布局是典型的城中村风格:街道很窄,院子也很小,空间都被充分利用盖了楼房,但楼层不高,全都是两层半,第三层大半是空场,可以用来晒粮食。门楼上贴着花哨的瓷砖,匾额上题着“福如东海”、“紫气东来”等吉祥话。大门一般都是铁门,而且全部锈迹斑斑,肯定多年没油漆了。
小钟找到姜家,叫开了铁门,对开门的两位老人说:“姜伯、姚姨,这位大胡子爷爷是元善哥的同事,特地从北京来看你们的。”想想她又改口,“不会是同事吧,应该是元善哥的老领导。”
小钟交代完就走了,她急着赶回去打牌呢。姜家夫妇热情地请客人进屋。屋里摆设相当简朴,很多东西已经打包或蒙上了布。主妇掀开沙发上的蒙布让主席和小于坐,奉上茶水。
前主席笑着问:“听说二位准备动身去北京?”
牛牛妈说:“是啊,俺们以后的日子就围着小孙孙转了,用俺老头子的话说,这叫升级当爷奶,改行当保姆。火车票已经买好,明天就走。你看这屋里,东西都拾掇齐备了。别看这穷家,要离开还真的舍不得。”
“我昨天刚刚见过你家牛牛小两口儿。小晨还在坚持工作,不过看她的身子,很快就要生了。”
“对,预产期就在月内。”主妇笑着说,“不是我自夸,小晨可是千里挑一的好媳妇,俺家那个浑小子上辈子烧了高香。”
“对,小严是个好姑娘,工作上也很有能力。不过你家牛牛也不差呀。”主席笑着,“有他俩这样高智商的父母,你的小孙孙也一定非常聪明,长大也去拿金奖。”
“借你的吉言。多谢啦。”
主客随便聊着,不知怎么聊到了路上经过的望乡台。前主席说,这个名字沾了点儿鬼气,想必有来历吧。姜宗周说:“这个名字倒是名副其实,那儿真是怨鬼成群的望乡台,说来话长。明芝你去拾掇午饭,我给老哥儿讲讲古。”前主席对他的留客没有客气,主妇起身到厨房去了。
姜宗周说,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很繁华,秦汉时期是全国数得着的大都市,东汉时更是著名的帝乡陪都。但这儿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几次被屠城。从三国时曹仁屠城以来,这儿屡兴屡废,一直没能恢复秦汉时的盛况。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这儿的杀戮更甚,城乡皆鬼火,百里无鸡鸣。城内几乎没有活人,野狗吃尸首吃得红了眼,连活人也要围攻。清朝派来的第一任镇台,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派士兵剿灭野狗,被后人称为“打狗镇台”。那时,连全副武装的士兵都压不住野狗的气焰,以至于被逼得想出一个歪主意:做一些大铁笼放到各处街口,士兵躲在笼子里,当野狗围上来撕咬时,士兵就用长矛或弓箭杀死它们,由此可以想见当时野狗的气焰!这儿有一座全国知名的道观,叫玄妙观。观主不忍看着遍地尸首遭野狗啃食,在野狗被初步剿灭后,出资请人挖了一个大坑,将全城的无主尸体收集起来掩埋。又在万人冢上修了一座高台,取名“望乡台”,让孤魂野鬼们可以有一个地方遥望故乡。
他继续说道:“那儿现在是市级古迹保护区,你们要是进到公园,还能看到保存下来的老土台,台上还有几棵弯腰躬脊的老树。不过,古迹也就剩下这么一点儿了。现在它处于城市的中心街区,人来车往的,望乡台下的鬼魂们怕是连觉都睡不安稳吧。本市市区人口将近百万,加上市辖各区县超过千万,单按人口算,排得上全国各市的前几名了。再想想清代初期的百里无鸡鸣,真是说不尽的人世沧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