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全球大竞赛
了。
那总不能昨夜做了一个梦,梦到这样这样这样,弄出来的超导材料特别牛吧,如果你真的制备出了这样的材料,证实了材料的超导特性。那没问题,你真的写了这样的论文,一定也会发表,科学家也会承认你很牛,不过呢,这种牛就会打个引号了,不定没过多久,张三李四,甚至托马斯程潜之类的,弄出个理论解释你这种构型为什么能够产生超导效应云云。
真要让人把理论弄出来,而且如果看起来还挺有道理的,让业界评定,不定人家的功劳比你还大呢,王一男他们怎么能容许这种情况发生呢。
所以,王一男和李文静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解释这种构型为什么能够产生超导效应,这就像考试的时候,你已经拿到标准答案,但是光有这个不行,你还得补上推倒的过程,哦不对,推导的过程,才能拿到满分。
虽然也很难,不过比起不知道答案的瞎碰,已经简单很多倍了,要是这样都比不过托马斯和程潜,王一男和李文静干脆自己找块豆腐撞死得了。
更何况他们还有哥德尔系统这个作弊器,在持续不断的改进下,现在他们已经能够部分了解哥德尔系统的思维过程了,其中一些阶段性的晶格构型,以及哥德尔系统剪枝(就是去掉明显不可能的分支,降低计算量的一种基本技巧)过程,通过新增加的人机界面系统,哥德尔系统可以将中间部分结果,输出人类能够理解的形式。
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王一男和李文静能够了解哥德尔系统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对最终结果的理论解释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这种事是急不来的,要从哥德尔系统浩如烟海的中间数据中找到线索,结合物理学,数学的相关理论,补充完从理论到实际超导材料之间的推导过程,这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脑细胞的工作,弄个三五个月,简直太正常了。
因为要收购凌阳厂,王一男暂时就没让钱老帮忙下达分子编制设备的研制任务给凌晨厂和凌阳厂,毕竟这东西是公司的大杀器,虽然半军工企业的保密程度还是相当的高,能不冒险,王一男觉得还是不冒险的好,反正以邓若烟和张琪的工作进度,顶了也就是耽误一个月的时间而已。
就在王一男跟李文静每像猜谜一样,一步一步的拼凑出人类能够理解的理论轮廓的时候,太阳国的科学家们放了一颗卫星,原来,他们花大价钱从欧罗巴搞到资料和一部分超导原料之后,利用雄厚的基础工业实力,举国上下全力支持,先是逆向分析出材料的构成,然后集中所有超级计算机,采取跟托马斯和程潜一样的蛮干方法,全面出击。
幸运的是,他们的运气好像比托马斯和程潜好一点,在钛系铜氧化物中,太阳国的科学家发现了超导迹象,这下子这个岛国的科学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全员出动,采用人海战术,各个大学的物理系,化学系全部变成了陶瓷生产车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刷新了托马斯和程潜的临界温度记录,现在领跑的变成太阳国了,目前的记录是140K。
丢掉到手的世界第一,托马斯和程潜也疯狂了,赞助他们实验室的IBN公司也受到很大刺激,毕竟,要是让华国或者欧罗巴超过也就算了,一手扶持的弟太阳国居然能超过我大米国,这简直是我大米利坚的耻辱啊。IBN立刻追加了成倍的科研经费,你不是人海战术吗,我就来个金元战术,用美刀把你砸死。
国内以帝都大学,水木大学,当然还有王一男和李文静的母校,N大也投入了这场竞赛中,不过无论从人力和资金的投入,还是重视程度上,都远远比不过大米国和太阳国,不过还是有一些亮点的,科技大学的赵教授,独辟蹊径,在有机化合物上面也看到了超导迹象,所以在这场蓝星的世纪大战中,也算是有一席之地吧。
这场战火是如此的热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