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正文 第四十六章、先着一鞭

    所以他才半推半就地从了裴嶷等人所请,复亲身来见祖逖,加以游说。

    祖逖又问:“或可先使文约封王建国,加九锡等等”

    裴该还是曳:“若天子未下诏,此事尚可为,既下诏,则不可为——岂有今岁辞而明岁复受之理啊?且不定君臣名份,恐怕祖君麾下,终究还有他想”

    祖逖不禁想起自家侄儿祖济前些天的话来了——“最好阿叔做天子,再不济大司马做天子,总好过尊奉那个懵懂轩!”

    于是叹息道:“昔日与文约于建康抵足而眠,畅论天下大势之时,不曾想有今日啊!”

    裴该一针见血地指出:“曩昔祖君与刘越石共语‘相避于中原’之时,便当思及今日!”随即也长叹一声,说:“终究是司马家无能复无威,否则我等岂敢觊觎非份?而今所觊觎者,当份也!”这句话,其实就是用“觊觎非份”四字,把祖逖也给囊励去了。

    裴嶷等人为什么敢急着拱裴该上位?王贡为什么敢直接跳过传统的诸多步骤,直接为裴嶷谋划,撺掇惺帝下禅让诏书?裴该为什么对此心中有数,却佯装不知,不予阻止?就是因为司马家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踢倒就踢倒,没什么太大的阻力。

    西汉末年,普天下人心厌刘,认为应当换个天子——虽然未必寄望于王莽——这算特例≡从东汉肇建以来,儒家,尤其是董仲舒之儒彻底成为官方统治思想,则士人对于主君的忠诚度就无形中上了一个套,于汉之四百年王朝——即便光东汉也有两百年——不忍背弃,曹操因此才迟迟迈不出最后一步,刘备也才能顺理成章于蜀中践祚。但是晋朝不同,司马家得天下到今天也不过才短短五十年而已,且太平之日无几,内廷外朝,长期动乱,无论读书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已深厌此国了。

    甚至还不如原本历史上的东晋朝。东晋终究延续西晋旧统,时间累积起来就比较长了,再加上皇权衰微,世家的权柄比西晋时更甚——西晋时藩王的势力还是很大的——则人皆以为执政可换,皇权正不必替,桓楚因此而败。

    终究桓玄那个年代的司马氏,通过元、明两代之治,根底虽然虚弱,名声却要远远好过了西晋中后期。况且桓玄的声望,又如何与如今的裴大司马相比啊?实话说,即便拿历史上的桓温比这条时间线上的祖逖,论功业,论声名,也都望尘莫及。那么自家足够强势,目标又足够腐朽,伸手推上一把,萨代之,有何不可啊?

    裴该所面临的最大阻力,正不在人心,而只在各方军事集团——其所可虑者,也唯有祖逖罢了。

    听裴该说司马氏“无能无威”,祖逖不禁苦笑道:“设其有能有威,天下何致丧乱,我等亦不能北渡建功能有今日,或许还算是司马氏之赐呢。”

    裴该道:“司马氏所赐者,中原累累白骨而已,我等自奋斗而至此,干司马氏何事啊?”随即微微一笑,说:“若天下不乱,我料祖君所仕,不过州郡罢了。”

    祖逖也跟着笑了笑:“文约则不同,以君的家世,宰辅可致。”

    裴该曳:“若无丧乱,能绍继先父之业,仕至台蔬,必然是家兄该唯尚公主,领散位,受厚禄,悠游于林泉之下,园囿之中罢了。”虽说哀献皇女是怖的,跟动乱其实没啥关系

    祖逖无可接口,不禁默然,气氛就此变得有些尴尬起来。隔了好一会儿,祖士稚才略略躬身,探手将横在二人之间的长剑,朝着裴该方向推了一把,随即问道:“刘越石又如何?”

    裴该答道:“但望祖君为越石榜样。”

    “建康又如何?”祖逖抬眼望着裴该,缓缓地追问道,“一旦文约受此诏,诚恐中原士庶,又将络绎南迁矣。”

    裴该笑道:“祖君多虑了〈曾南渡者,自然不会走;曾经南渡者,谁肯再次冲冒风霜,期冀无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勒胡马简介 >勒胡马目录 >正文 第四十六章、先着一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