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长祥低着声音道:“您还不知道?安乐王的母亲苟太夫人,那可也是个厉害人。要说起提亲,太后这可不是头一遭跟她儿子提亲。”
——还给谁提过?
小鸠儿想了想,她知道安乐王还有两个哥哥,清河王苻法与东海王苻坚。她努力在自己脑子里搜寻着,却发觉自己知道的果然太少。以后皇上若真给了自己个什么名分,这些人名、事情她都不知道可怎么办?还是得这个长祥帮衬着才好。怪只怪,以前洛娥姐姐怎么什么都不肯讲给自己听呢?
想到这儿,她不由对长祥更多了分亲密。
“上次是给谁提的?”
长祥看到小鸠儿神色,知道自己可以再凑前一步了。他把整个身子挪到了榻边上,身子俯过去道:“是给清河王。您可能不知道,当年,咱宫中的洛女史在枋头时就服侍过太后,当然那时太后还不是太后。洛女史心灵手巧,从老帅开始,上上下下无有对她不称赞有加的。太后那么孤硬的脾气,因为她给自己挣了脸,也待她颇好。后来,入了长安城,洛女史就回家了。等一切稳定了下来,太后就亲自跟清河王的母亲苟太夫人提过一次亲,想把洛女史许配给清河王。”
小鸠儿怔了怔,这些……她竟都不知道。
——洛娥姐姐当年差一点儿嫁了清河王?
猛然间,她眼前似乎晃过了一只衣箱。那是去年春上,洛娥姐姐一个人在收拾箱子,她去找洛娥姐姐时,在窗子外面偷看到的。只见洛娥姐姐开箱时,猛地怔了下,她在那箱子底儿里翻出了一件氐人穿的窄身长袍。那袍子,看样式、看颜色,该都是男人的。洛娥姐姐翻到它时脸色就像怔住了……
她摆了摆头,想把自己晃清醒一点儿,可一时竟觉得嘴里有点儿干,这时顾不上喝茶,只管追问道:“那后来呢?”
长祥摇摇头:“没成。”
“为什么没成?”
“苟太夫人不愿意。”
小鸠儿更加奇怪:“为什么不愿意?洛姐姐长得还不够好看吗?论人品论长相,配谁也够了,怎么苟太夫人还看不上!”
她一副打抱不平的架势。
长祥伸了伸舌头:“倒跟洛女史的才貌无关。关键是,她先前服侍过太后,虽无婢女之名,却有婢女之实,又和太后亲近。那时又到了长安,咱大秦建了国,她父亲虽在将作监当了个大匠,毕竟也只是个工匠,没有品秩的。家世还是低了些。照说,清河王也不是苟太夫人亲生,是庶出的,她本可不在意。可苟太夫人肯定觉得:太后要把婢女配给清河王,又是在她丈夫死后,分明是想借此强压自己一头,所以竟死活都不愿意。据说清河王本人倒是情愿,无奈苟太夫人死活不点头,最后,这事儿就这么结了,当年可把太后给气了个够呛。你没见逢年过节,太后都从来没邀过苟太夫人进宫走走?”
后面的话小鸠儿都没听进去。
她只听清了一件事:原来,洛娥姐姐当年曾差点儿嫁人的,要嫁的那个还是清河王。
可她终究没嫁成……不知怎么,想到这儿,小鸠儿心里却腾起点儿欢喜。她自己也不明白那点儿欢喜从何而来,却觉得,一点儿自己也不能深解的优越感在心底浮了起来:就是洛姐姐那样的才貌,终究也是没有男人的呀。
<hr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