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公主战群雄
再瞧那青衣少年的武功,却完全与欧阳天矫大异其趣,若以“花拳绣腿”四字来形容于她,正是再也恰当不过。
一时望去,但见满台俱是青衣少年的身影、掌影。
她身法之轻灵,固是惊人,举手投足间姿态之曼妙,更如仙子凌波,轻歌妙舞,手挥五弦,目送飞鸿,决不带半分凶霸气,直瞧得群豪一个个眼花缭乱,目定口呆,连彩声都忘了发出。
最妙的是,千百豪杰包括一木大师、丁老夫人在内,直到此刻还无一人能瞧出这少年招式的变化。
这少年拳风掌影直似已化做满天花雨,缤纷而落。
一木大师叹道:“老僧在江湖行走已有五十年,却还未曾瞧见过如此花哨好看的掌法,也从未瞧见如此聪慧的女子。”
丁老夫人道:“大师怎知她聪慧过人,老身有所不解。”
一木大师道:“夫人请看,她这掌使出,乍看虽然华而不实,但仔细一瞧,章法却丝毫不乱,只是变幻无方而已。变化如此繁复的掌法,若是换了智慧不高的人,连瞧都已瞧晕了,又怎能学得会?”
丁老夫人叹息一声,道:“只望她聪明莫被聪明误了。”
这番话宝玉自又听得清清楚楚。他心中更是感慨良多,只因小公主的聪明与智慧,他比谁都清楚。
青衣小帽的少年正是小公主。
小公主突然现身,突然出手,五行魔宫一向只在暗中施展奸谋,如今怎的也露像了?本令宝玉惊异万分。
但他心念数转,便已恍然大悟。
五行魔宫昔日只在暗中搞鬼,为的只是要江湖中人疑神疑鬼,自相残杀,为的只是要方宝玉无路可走。
自然,他们还怕自己露面之后,纵能执武林之牛耳,但白衣人重来之日,五行魔宫便得首当其锋。
如今江湖已乱,死的人已有不少,七大弟子已死伤殆尽——白衣人是否重来,犹未可知,最重要的自然还是他们以为方宝玉已死了。
此时此刻,所有的顾忌既已都不存在,他们还不露面更待何时?在这混乱之中,他们轻易地便可掌握大局,这良机他们怎会错过?
宝玉转目四望,但是经过方才一番动乱之后,站在人丛中最前面的几个人地位已自变换了。
方才站在人丛最前面的几人本是锦衣华服,本在不住指点谈笑,如今却已换作了几个满身黑衣头戴毡笠的大汉。
尤其当先一人,虽然将毡笠戴得紧压在眉际,但一双火也似的目光却仍不时要偷偷向台上窥望。
宝玉瞧得清楚,此人竟赫然正是那火魔神——他那双火也似的妖异目光,宝玉永生再也不会忘记。
五行魔宫中人终于也混入泰山来了。有这些人出现,此后将会发生什么惊人的变故,宝玉实是难以预测,也不敢预测。
他只觉自己胸中热血已渐沸腾……
方宝玉直到此刻还不敢出手。
只因他深知天下群豪都早巳将他当作灭绝人性的凶手,他若一现身,群情本已激奋,再加以真正的凶手在旁鼓动,那时便说不定要乱刀齐下,他武功纵高,也不能抵挡——他岂非死也难以瞑目。是以他纵然热血已沸腾,也只有强自忍住。
只见小公主瞬息之间又已攻出数十掌之多。
但无论她招式变化多么复杂,欧阳天矫仍是以不变应万变,一招一式,仍然使得既干净又清楚。
只见他眼帘半垂,诚心正意,身手虽未停顿,面容看来却宛如老僧入定一般,对四面攻来的那天花乱坠般的招式,竟是连瞧都不瞧上一眼,只是听风辨位,破招拆招——这桃李满门的武林高手,不但功力深厚,经验、见识亦自不凡,他深知自己若是去瞧对方的招式,便难免为之目眩,自己的招式也难免要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