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峰回路转
来,却又要耽误些日子了。”
石慧立刻接口道:“可是我们非去不可,不去他们还以为我们怕了他们呢!”
这两个心豪气傲的年轻人,竟未将称雄武林垂数百年的一大剑术宗派看在眼里。
他们却不知道,近年来崆峒派教规虽然不振,但却仍未可轻视哩。
由平凉出城西行数十里,便是道家崆峒派的发源地——崆峒山。
此时正值秋深,木叶飘落、群雁南渡、晨露未干的时候,道上就缓缓驰来两匹马,走前的是个少女,穿着一身翠绿色的短衫,披着翠绿色的风篷,更显得肤色如玉,两只眼睛清澈而明媚,一闪一闪地,却又露出太多的娇俏。
那少女望着前面寂静的山峦,回头向身后的人一笑,道:“到了。”
身后的那人剑眉星目,雪白的长衫随着秋风飘飘而舞,神态显得极为潇洒而英挺,呆呆的望前面那少女的回眸一笑,眼光中充满了柔情蜜意,低低说道:“慧妹,你真美。”
前面那少女嘤咛一声,娇声道:“我不来了,你最坏了。”放马向前跑去。
那少年放声而笑,笑声清越而宏亮,在这静寂的秋山中,散布出老远。
这沉于幸福之中的一对男女,自然就是白非和石慧了。
山脚有些结庐而居的樵子山夫,白非将马寄存了,旋然上山行来,秋风萧索,他们却丝毫也没有觉到有什么寒意,年轻的男女当他们互相爱着的时候,他们是永远不会觉得寒冷的。
石慧轻轻倚在白非身侧,悄语道:“以后我们也要找个这样的深山,造几间小小的房子,春天,我们可以看花开,听鸟语,夏天的晚上,我们可以躺在草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她幸福的一笑,又道:“秋天我们可以沿着铺满落叶的山径散步——”
白非幸福地一笑,接口道:“冬天,我们可以关起窗子,躲在家里吃火锅。”
石慧“噗哧”一笑,撒娇道:“你就会吃。”
白非如醉如痴,伸手捉住了她的手,两个人几乎都忘了他们此来是为着什么的。
沿着山道蜿蜒而上,两人一行到半山,石慧问道:“那个白云下院在哪里?”轻轻一皱眉,又道:“他们也不派个人来接我们,这么大的崆峒山,叫我们到哪里去找白云下院去?”
白非也奇怪,暗忖道:“这浮云子既寄柬叫我们上山,也该叫个人来接引呀!”游目四顾,群山寂寂,连半个人影都没有,秋风吹处,给这个道家名山平添了几许萧索之意。
蓦然,随着秋风送来几声钟鸣,白非朝那边一指,道:“我们过去看看,也许那边就是白云下院。”他哼了一声,又道:“这崆峒派武功虽不高,架子却不小,叫了人来,就这样待客吗?”
道侧的树林里突然人影一晃,白非眼角动处,已自瞥见,方想喝问,哪知那人影却掠了出来,单掌打着问讯,道:“贫道接待来迟,倒教两位施主久候,尚祈恕罪。”
这道人身法快极,一晃而出,站在山路之中,白非忖道:“难道他在示威?”却听得人家话说得颇为客气,再一看那道人,羽衣星冠,精神冲天,年龄虽只有三十上下,但两眼神光满足,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眼而知,内功已具火候,而且态度安详,像是个有道之士,遂也朗声道:“道长太谦了。”
那道人笑道:“白云下院就在前面不远,两位施主请随贫道进去吧。”却不施展轻功,在山道上缓步而行。
白非更对他起了好感,笑问道:“小可白非,请问道长法号?”
那道人微微一笑,似乎并未听到过白非的名字,说道:“贫道知机,浮云子就是贫道的二师兄,两位施主朗如玉树,神采照人,想必是高人子弟,少停见了二师兄,贫道必定代为美言几句。”他微喟又道:“二